热点推荐
- ·努尔哈赤为何把皇宫迁到沈阳--中国国
- ·立春后到春节前出生的婴儿,是“牛宝
- ·中国各省区人血统之主要来源--中国国
- ·现当代作家笔下的中秋--中国国情
- ·勿交叉勿落地 中国人用筷子的十二种
- ·七百年历史的马街书会--中国国情
- ·罕见的古代性爱秘戏诗文鉴赏[组图]--
- ·变化中的年味儿--中国国情手册
- ·田野与书斋对话之——田野的乐趣--中
- ·会生活的广州人--中国国情网
- ·百里不同风--中国国情网
- ·国人境外游10类不文明行为--中国国情
- ·全球最长十字绣《清明上河图》亮相--
- ·500斤重老黄牛嗜酒如命 每天喝一瓶白
- ·非洲酋长选妃万人盛况[组图]--中国国
- ·侗寨风雨桥展现侗族人美德--中国国情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趣谈胡子的历史 原始民族的雄性崇拜--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08
人类进化至今,原本灵长类动物身体上浓密的体毛已经大面积褪去了。但是胡子[HuZi]仍然没有从男人[NanRen]们的脸上消失,可见它自有存在的道理。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专家曾做过一个[YiGe]试验。他把一张照片拿给学生们看,照片上是一位满脸胡子[HuZi]的长者与一位脸面白净的青年站在一起。有学生说两个人是父与子,有学生说是经理和他的下属。当专家把另一张照片给学生看时,他们马上抢着说:满脸胡子[HuZi]的长者与留短胡子[HuZi]的人都是教授,他们正在讨论学术问题。其实,第二张照片上留短胡子[HuZi]的人就是第一张照片上的那位青年。由此可见人们往往把胡子[HuZi]作为识别一个[YiGe]人的重要依据。
胡子[HuZi]的威严和麻烦
古代的苏曼尔,男子几乎个个都是美髯公;巴比伦的男子,从耳根往下留有锐刀似的胡须[HuXu];而阿西里阿人却喜欢留长胡子[HuZi]。在古埃及,胡须[HuXu]被看做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因而只有国王才能留方形须,一般臣民只能剃光胡子[HuZi],否则就会犯欺君之罪。波斯国王的胡须[HuXu]上撒有金粉,甚至还用金线编织起来,有如皇冠一样的神圣。
在沙皇彼得大帝时代,曾禁止贵族蓄须,并规定,留有胡子[HuZi]的男子经过城门必须纳税。不少贵族男子宁愿替自己的胡子[HuZi]纳税,也不肯刮光胡子[HuZi]出门。
在古代的一些地方,人们把胡子[HuZi]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比如,在古希腊,迫使一个[YiGe]男子剃去胡子[HuZi],这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在古代的阿拉伯地区,若将一国的使者剃去胡须[HuXu]加以侮辱,就会导致两国不和甚至引起战争。
胡子[HuZi]是男人[NanRen]的一种体毛,受雄性睾丸激素的作用而生长,是人类性别标志中的重要符号之一。男子从开始发育到20岁左右,嘴唇周围细软的绒毛逐渐长成真正的胡子[HuZi],胡子[HuZi]每天约增长0.4毫米,长可及腹。
胡子[HuZi]是髭、须、髯的统称。通常嘴唇上方的胡子[HuZi]为髭,下方的为须,两颊的为髯。胡子[HuZi]又称胡须[HuXu],它是男性的标志,还常常用来指代男子,如“巾帼不让须眉”中,“须眉”就是用胡子[HuZi]和眉毛代表男性,然而也有少数女性因为内分泌失调而长出些许茸毛,不过不用担心,这种现象在细心调养后会逐渐消失。
人类进化至今,灵长类动物身体上浓密的体毛已经大面积褪去了。但是胡子[HuZi]仍然没有从男人[NanRen]们的脸上消失,可见它自有存在的道理。有人觉得胡子[HuZi]象征着男性的威严和性感,但是留胡子[HuZi]也会有很多麻烦。浓密的胡子[HuZi]难免沾上一些食物残渣和灰尘,还会给细菌提供一个[YiGe]栖身场所。人在呼吸时排出的许多有害物质和空气中多种金属微粒、苯、芘等物质容易被胡须[HuXu]吸附,又被吸入的空气带回体内,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人的胡须[HuXu]伴随着人的衰老而变白,记录了人一生的成长和经历。从年轻时刚长出第一缕胡子[HuZi]的自豪,到为初恋的爱情将脸上的胡子[HuZi]刮得干干净净,再到历尽沧桑之后的成熟,还有不久之后,“须如雪”的无奈和释然,想必这些是每一个[YiGe]男人[NanRen]必须经历的过程。
"须如其人"
有许多胡子[HuZi]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思、恩格斯卷曲浓密的大胡子[HuZi]令人肃然起敬,列宁下巴上翘翘的山羊胡是那么有个性而不失亲切,鲁迅的“一字胡”将其学者风度和战士气概浑然一体,刚毅凛然令人望而生畏。三国时期,关云长横刀跃马,青须飘飘更添英武豪情,难怪一代枭雄曹操也赞之为“美髯公”,还特意送他一个[YiGe]锦绣的胡套。猛将张飞虎须倒竖,凸显出他威猛刚直、赳赳武夫的性格。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竞选中收到一个[YiGe]小姑娘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您能把胡子[HuZi]留起来,可以增添几分机智成熟的男士魅力,我就能让四个哥哥选你。”
当然,反面人物也“须如其人”,显示着人物的本性。如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唇上的一小撮黄毛鼠须,把他市井无赖、小偷小摸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势利刁钻的威尼斯商人夏洛克那上色打蜡刻意卷曲的八字胡代表了他吝啬、自私、心胸狭隘和视钱如命的性格。二战时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兵,却喜欢留那种所谓世上最儒雅的仁丹胡,讽刺至极。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那与鼻子等宽的黑胶布似的小胡子[HuZi]尽显残忍与滑稽,难怪受到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青睐,把其幽默化到了极致。
巧妙地蓄须还可以弥补一个[YiGe]人脸部的缺陷。罗马帝国皇帝哈德里安用大胡子[HuZi]遮盖他脸上的赘肉。西班牙的尤安.卡洛斯一世因面部皮肤有病,为此也就以须来遮丑。下颚偏平者可蓄尖胡须[HuXu]加以弥补;脸颊瘦削者留颊须可使脸部显得丰满;较大的八字胡对鼻子过大者尤为适宜,它可使五官显得协调。胡子[HuZi]的剃留得当,可以使人变得更美;反之,也有可能弄巧成拙。
从医学角度来看,胡子[HuZi]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从一根胡子[HuZi]分析出一个[YiGe]人的健康状况。美国科学家从一根胡子[HuZi]的化验分析中可以确定一个[YiGe]人是否营养不良,是否患有先天性精神病、糖尿病或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
胡子[HuZi]的去留与样式并非孤立存在凡人的胡子[HuZi]也好,伟人的胡子[HuZi]也罢,男人[NanRen]胡子[HuZi]的去留与样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YiGe]男人[NanRen]的胡子[HuZi]形式往往取决于他所处国家的风情、民俗、时代风尚、地域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甚至当时的国际局势。如9.11后,留着大胡子[HuZi]去美国溜达肯定不是一个[YiGe]明智的选择。
胡子[HuZi]如今已经不仅是个人卫生习惯问题,它还折射着人的性格、心态、审美趣味甚至人生追求。中国人曾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除了削发剃须为僧,不轻易剃去胡子[HuZi]。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性的发式、服饰、社交礼仪风俗有了很大变化,男人[NanRen]理发和剃须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许多有关留胡子[HuZi]的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例如,晚辈在长辈面前就不蓄胡子[HuZi],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伦理观念的体现,对现代人,特别是那些赶时髦的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
亚历山大时期古罗马军规定军人不留胡子[HuZi],不仅是为了军团少生疾病、敌我识别,还可以避免在近距离搏斗中胡子[HuZi]被敌人抓住。欧美文化意识认为不留胡须[HuXu]是上流社会男士身份的标志,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有地位的男士才有时间在室内细心地修整仪容。而且,不留胡须[HuXu]还可以更精确地显示出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被认为是一种坦诚的表现。
北非、西亚和中东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野性的风俗———某男子若要加入该部落,必须要有茂盛的胡子[HuZi],否则就必须在其生殖器上拴一个[YiGe]水壶,绕部落首领的帐篷裸奔三圈。这充分体现了原始民族的雄性崇拜与胡子[HuZi]的密切关系。
胡须[HuXu]的长势分布跟遗传基因和个人雄性激素分泌有关,因此各人不同。通常青春期后的男性胡子[HuZi]比头发长得还快。到了成年,胡须[HuXu]的颜色一般与头发相同,还会逐渐变硬。
胡须[HuXu]一般首先出现在上唇两侧,以后再扩展到上唇中部、颊部及下唇中部,最后才扩展到下颊。长胡子[HuZi]部位的血管分布比头发根部多,养分也容易得到,所以总是“胡子[HuZi]刮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像女士们每天需要护肤化妆一样,剃须、洁面也成了男士的每日必修课。
古希腊有句名言:“蓄长须,虱不长脑”,是说胡子[HuZi]越旺盛人越容易谢顶。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胡须[HuXu]确实没有多大用处,甚至对健康还有一定的危害。有一句话说得好:剃须,让男人[NanRen]离猿猴更远些。其实很多男人[NanRen]都知道,对胡子[HuZi]说不,不是不想,只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