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西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西藏农奴之子坐拥5.8亿元财富 仅上过三年小学--中国国情
2011-07-27

  新华网拉萨7月20日电(记者 吉哲鹏 黎华玲)在西藏日喀则,一位仅上过三年小学的农奴之子,如今坐拥5.8亿元财富,麾下企业囊括达热瓦驾校、达热瓦酒店、达热瓦青稞酒厂、达热瓦房地产公司……这成为西藏民主改革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西藏发生的许许多多奇迹之一。

  57岁的群培次仁是这些名为“达热瓦”的企业的所有者。“达热瓦”藏语的意思是“为农奴主牧马的人”。解放前,群培次仁的父母都是“住在农奴主马厩后面的朗生(奴隶)”。

  在日喀则,人们最爱好的休闲去处就是达热瓦林卡(公园),一座座帐篷内飘出阵阵歌声。循声来到公园入口处,一处英俊的三层藏式建筑就是群培次仁的新房。

  “一个农奴的儿子有这样的人生,发明和拥有这么大的财富,在旧西藏是不可想象的。”回想自己的身世,群培次仁感叹颇多。“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家里第一次分到了房子,还分到了7亩土地、17只羊、2头牦牛等畜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1984年是转变群培次仁命运的症结一年,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对西藏农村进一步实施休养生息的特别优惠政策。“当时我预感建筑业远景很好,凭借木匠手艺,我带了11名乡亲成立了包工队,承包土木构造的藏式传统建筑。”群培次仁说。

  就这样,凭着3辆手推车和一些简略的工具,群培次仁和乡亲们靠人背畜驮开端了创业。1988年,群培次仁修建了仁布县第一个水泥构造建筑——一所中学的教学大楼;1990年,群培次仁参与兴建吉隆镇,在建设这个商贸重镇时,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在完成“原始积聚”后,群培次仁的包工队敏捷强大,已发展成集房屋建筑、公路、水利、水电、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化企业,达热瓦驾校、达热瓦酒店、达热瓦青稞酒厂、达热瓦房地产公司在日喀则乃至西藏家喻户晓。

  在这期间,他的儿女们也陆续出身。“他们生到了好时候,上的都是好大学,不像我只读过三年书。”年过半百的群培次仁说起儿女时颇为骄傲,他的六个儿女中除了小女儿仍在大学就读外都已大学毕业,有的协助他处置公司事务,有的自谋职业。

  群培次仁告知记者,目前集团资产总额已达5.8亿元,仅达热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就有1400名员工,其中绝大多数是藏族农民。“‘达热瓦’们的翻身、发展、致富得益于国家对西藏人民的优厚政策。没有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改革开放,就没有西藏农牧民的今天。”在采访中,群培次仁一直强调国家的好政策对他的辅助。

  他并没有忘却那些尚未充裕起来的贫困家庭和艰苦群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辅助大家是我的幸运。”群培次仁说。截至2010年年底,达热瓦集团已经在捐赞助学、改良文教卫生条件、修缮公路桥涵、抗洪抢险、地震灾区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超过2000万元。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群培次仁更是迟疑满志。“这座产业园区总投资7.8亿元,将于2015年完成,届时一座集农家乐采摘园、优质饲草与高效养殖示范区、加工业园区和生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区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将拔地而起,解决12000名农民就业。”他展开厚厚的《江当万亩农业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图说。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