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情手册 > 入编名录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2010-05-10

  南粤名山乘风起 羊城碧海满眼春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丰硕成果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北部,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海拔382.4米,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的美名。30年的改革开放,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乘着科学发展的春风,迅速发展壮大,已逐渐成为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内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年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明确白云山的发展目标定位,使白云山的环境更生态化,建设更精细化,管理更规范化,服务更人性化,成功跻身中国知名风景区的行列,2003年、2004年、2007年连续被建设部评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又荣获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从2003年至2008年,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游客均超过2000万人次,为当地的¾­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千年沧桑,名山不名

 

  白云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最早可追溯至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址,“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景点还入列古代“羊城八景”。千百年来,它屡¾­兴废,历尽沧桑。建国后白云山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风景区,但由于当时¾­济落后,人们生活艰难,其功能也未能很好发挥,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南粤名山一直是名山不名。

 

  南梁时,广州刺史萧誉请罗浮山的景泰禅师来白云山,并建景泰寺,为白云山建寺之始。唐代,又建蒲涧寺。进入宋代,白云山Ó­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时期,先后建有云岩寺、白云寺、月溪寺等,宋代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已占其二。元初,广东抗元活动激烈,白云山遭受严重破害,建设沉寂。明代,白云山进入恢复时期,大多数古迹都得到修葺。清末,白云山再次遭受破坏。民国期间,白云山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性管理。1949年广州解放后,成立白云山林场,白云山进入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造林期,林区的面积比解放前几乎扩大了一倍,林木以速生林、用材林为主,主要目的在于林木¾­营。1958年,广州市政府决定撤销林场,建立白云山风景区,是建国后我国首批建立的风景区之一,同时批准成立广州市白云山建设管理处。1958年,白云山风景区大规模开展市民义务劳动,共筑水库十座,面积约21公顷,开辟公路两条,麓湖公园和山北公园初步建成。1962年,白云山风景区的范围扩大至广从公路以西、京广铁路以北、磨刀坑以南、白云西路以东,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1963年起,白云山逐步营造园林建筑,先后建成了双溪别墅、山庄旅舍、松涛别院以及若干茶室、亭廊。1965年建成山顶公园。在六十年代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二:白云松涛、白云晚望。

 

  二、改革开放,名山重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州¾­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和城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市委、市政府顺应了广大市民在城市建设和文化休闲娱乐追求上的新变化,提出了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生态良好、历史悠久和地处城市中心的白云山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于是,恢复历史名山、建设国家级风景区、打造城中花园的工程便接二连三地展开。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白云山围绕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城市绿肺三大功能进行规划和建设,逐渐成为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内º­的风景名胜区。1989年,白云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的发展·­开了崭新一页,南粤名山开始名声再起,“云山锦绣”位列当时羊城八景之首。

 

  (一)保护恢复历史风貌,挖掘整合历史资源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风景区范围土地不断升值和规划控制不严,驻山单位中多有蚕食、侵占白云山土地之举,影响了景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此,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发出了“保护白云山”的号召,采取果断措施保护和恢复白云山的历史面貌。一方面加强对白云山的保护力度,划定景区的产权范围、特别保护范围和控制保护范围的规划红线,整治“非法占地、非法建设”和“脏、乱、差”等现象,制定了《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并于1996年3月成立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另一方面制定近期发展项目规划和总体规划,整合白云山历史资源,大力挖掘历史文化。

 

  (二)紧跟时代新要求,着力打造新景点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白云山抓住广州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契机,大胆吸收先进的景区建设理念,采用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旅游与休闲结合等手段,立足高起点和高标准,着力打造一系列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艺术性的新景点。其中,许多景点都创下了当时的全国之最和广州之最。

 

  1986年2月建成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和施工的观光索道白云索道,1989年建成我国第一座国内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1994年建成广州最大的石碑书法艺术汇聚地广州碑林,1995年10月建成我国最大的中西合壁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1996年12月建成我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广州雕塑公园,1999年建成广州最大的桃花园林景点桃花涧,2001年9月建成广州最大的免费开放公园——云溪生态公园。由于环境的极大改善和旅游景点及服务设施的显著增加,再加上市政府制定的“进山门,低票价”的益民政策,白云山的游客一年到头络绎不绝。据统计,这几年每年上山游客达2000万人次,成为全国游人最多的国家级风景区。白云山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½­泽民及夫人、李鹏及夫人、李瑞环、尉健行、曾庆红、黄菊、李长春、李铁映、吴仪、姜春云、胡启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国友人都先后到白云山视察,进一步提高了白云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