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情手册 > 入编名录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浙江省临安市民政局
2010-05-10

  临安民政 重民生 谋民利 维民权

 

  近年来,临安市民政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恪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切实履行民政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职能,使民政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立足于保障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是五保集中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25所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751人,供养率95.7%。2005年5所敬老院获得省、市级荣誉,集中供养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二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五年来四次提标,城乡标准月人均分别达到280元和170元,全市农村低保2515户、5755人,城镇低保201户、349人。三是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临安市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实施,¾­过一年的实践,2006年《临安市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办法》出台,进一步降低了救助门槛,提高了救助标准,扩大了救助范围。四是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有效开展,2004年至2006年6月,两年半内共改造危房486户,投入改造资金478万元,有效改善了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市民政局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五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趋于规范, 2007年至2008年,建起乡镇(街道)避灾场所30个,26个乡镇(街道)实现避灾场所全覆盖。六是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在助医、助学、助困等方面发放善款1106.7万元,发放物资价值113万元,共计1万余特困人员受益。

 

  二、立足于基层自治建设,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增强

 

  规范社会组织管理,走出本市特色的发展之路。186家社会组织步入了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培育发展了具有全市特色的茶叶、竹笋、山核桃等农村专业¾­济Э会,得到了省、市民政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被作为先进¾­验在全省民管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出台《临安市村务工作规则》、《临安市村务公开暂行办法》,规范化乡镇(街道)达标率100% 、规范化村达标率98% 。2007年,组织开展村规模调整和区划调整工作,全市662个村调整为298个。加快社区建设,健全完善自治组织。全市成立了11个社区居委会,几年来,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等方面,均有了新的提高。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2008年共有6个村组织开展了农村社区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立足于推进拥政爱民,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实现突破

 

  2006年,临安市首次被浙½­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县)”。先后出台《临安市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自然增长机制》、《临安市革命伤残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暂行规定》、《临安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2004年和2006年,市民政局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先后出台了《临安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规定》、《关于做好应征进藏服役义务兵优待安置工作的通知》、《临安市城镇退役士兵择优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规章,规范了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四、立足于满足服务需求,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老龄工作切实加强。村级老年人Э会规范化建设261个,完成率87.6%;创建杭州市星光老年之家164家。2005年成立了省老年电大临安分校,在全市共开设教育班(点)21个,2008年秋季招收学员3500名。2007年出台《临安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福利企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45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2403人,残疾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3116元。残疾职工落实了“五险合一”、“五费统征”的城镇社会保险待遇,参保率达到100%。加强服务意识,社会福利院取得新成效。2008年,组织实施福利院迁建,计划投资2000万元,规划用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争取在2010年完成建设。

 

  五、立足于加强专项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工作成效显著

 

  ——坟墓治理和生态墓地建设。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开展坟墓集中整治,搞好生态墓地建设。近两年共封堵“一空一实”坟墓15000余穴,平毁“双空双穴”坟墓8230穴;建起生态墓地558个。

 

  ——移民扶持工作。2007年,成立临安市移民局,编制完成《临安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临安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建设和¾­济发展规划》,核定水库移民人口36433人,认定移民安置村119个,跨库村39个。

 

  ——救助管理工作。2004年“市救助管理站”正式成立,由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开展自愿、无偿、低标准救助,人员、¾­费落实,基本设施较为齐全。为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2006年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临安市救助管理站,占地4.5亩,建筑面积达1495平方米。

 

  ——区划地名工作。2004年,完成了农村门牌的编制设置工作;2005年,建立地名数据库;2006年完成了浙皖线界桩、界线的联检工作;2007年,出台《临安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

 

  ——婚姻登记工作。全市婚姻登记自2004年8月起实行集中办理,设立了临安、昌化两个工作点,并实现了与省、市联网。2006年,市婚姻登记处先后受到了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的表彰,被评为浙½­省和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七、立足于建强民政队伍,积极推进自身建设

 

  近年来,临安市民政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走百访千”活动。2007年和2008年,组织开展了“走百村、访千户、知民情、解民困”主题实践活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每年各科室和直属单位根据实际工作确定调研课题,多篇调研文章在国家、省和杭州市级刊物上发表。此外,建立了临安市民政网站,建立综合档案室并达到省二级标准,组织编撰了临安市首部《民政志》。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进广大民政工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改进了工作作风,展现了民政部门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