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北京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清华女生状告三部委续:若法院不受理将继续上诉--中国国情手册
2011-10-03

  羊城晚报记者 余姝通信员 牛丽君

  为毕业论文须要,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燕(微博)向14个部委申请了信息公开,内容为公布副部长的职权范围,多个部委对其公开。然而,教育部、科技部和领土资源部没有给到她想要的答案。

  9月9日,李燕向上述三部委提起行政诉讼。“我只是想用合法的途径获得可以了解的信息”,在近日接收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李燕强调自己的行为并无特立独行之处,只是在行使公民的正当权利。“想借此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事情,这是年青人都会有的热忱”。

  起因:

  不公开?我起诉!

  羊城晚报:当时选择论文标题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状态?

  李燕:没有。选择副职研究这个标题是因为目前国内关于这一范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不想做那些被写过很多次的东西,只是想做一个有新意的研究,而且事先去国家部委的网站看过,副职信息有的部委是公开的,认为这个信息不属于敏感信息,开端假想会很顺利。

  羊城晚报:最初申请信息公开是自己做出的决定,还是在他人的勉励下?为什么选择十三个部门?第一个申请的部委是哪个?申请的进程是怎样的?

  李燕:申请之初我和导师沟通过,他挺勉励我的,但决定是我自己做的。其实一共向十四个部委发出了申请,最初接收记者采访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晰自己到底申请了多少个,后来整顿发现是十四个。国务院下属二十四个部委的副职信息我都搜集了,所有没有公开副职分工的部委我都提交了信息公开申请。最初申请的一批部委是申请程序比较方便的,例如有网申系统的部委或者可以发送邮件的,像教育部、民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等。当时是5月份,学校订值期末,所以想先从申请程序最简略的部委开端着手。申请的进程十分弯曲,筹备了很多份资料,有些部委接到申请后会重复和我沟通,问我的申请理由、具体做什么学术研究,等等。环保部是第一个给我正式公开回答的部委,公开了副职的分工信息。每个部委向我公开信息的途径也不一样,有些是在网站上直接公布,有些是邮件通知,还有一些是挂号信。

  羊城晚报:什么时候有了起诉的想法。

  李燕:并不是某一天血汗来潮,而是在期待部委回答的时候,就想过如果他们不回答我会怎么办,逐渐就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件事我也和导师沟通过,他也表现支撑。

  羊城晚报:有些部委给了你回复,他们的回答尚不够你完成毕业论文吗?

  李燕:一方面是论文须要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申请进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法》出台也只是三年的时间,尚在磨合阶段,愿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起诉这件事和我的专业背景关系很大,平凡人可能认为起诉是很激进的方法,但在我们学法律的人看来是很正当、很合法的手腕。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把那三个部委告上法庭?依据什么法律法规?

  李燕:法律规定部委回答的法定期限是15个工作日,还可以延伸15个工作日。凡是给了我回答的、或者和我说明须要延伸几个工作日的,我都表现懂得。教育部直接谢绝了我的申请,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科技部的回答只是说有分工,但未明确指出哪位副职具体负责哪方面工作,在此期间也没有联系过我,直接给我发了一封挂号信说“联系不上”;领土资源部和我说已经把信息挂到网上了,可我去网站看并没有,期间也没有和我沟通过。

  进展:不受理?就上诉!

  羊城晚报:在你提出起诉后,三个部委有没有和你沟通过这件事。

  李燕:都没有和我私下联络过,一点联系都没有。

  羊城晚报:选择法院的时候有什么斟酌?有没有请律师?现在案件受理进度怎样?对可能漫长的案件处置进程有心理筹备吗?

  李燕:不同的法院受理不同性质的案件,我只能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七个工作日内受理案件的规定,法院应回答是否立案。之前我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筹备进程就挺麻烦。比如每个部委网站都要截图,然后去打印,打印店没有打印过这种文件,格局常常出错。对于可能的案件处置进程,我有心理筹备。

  羊城晚报:你对案件的结果有什么期许?当初起诉的时候预期到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了吗?

  李燕:我当然愿望能胜诉,三个部委可以把信息公开。决定起诉的时候没想这么多,之前有同学做过一个研究,是查年鉴统计每年有多少政府部门成为被告的,我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起诉部委的人,更不是第一个起诉政府机关的人。

  羊城晚报:有想过法院不受理此案,或者即使受理最终判决你败诉吗?

  李燕:有,那就继续上诉。败诉也不是不能接收,不给我信息不要紧,要给我一个理由。如果你解释清晰这个信息为什么不能公开,那我也能接收。

  羊城晚报:如果是你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侵占,会选择起诉的手腕去维护吗?

  李燕:那要看具体情形,不能一概而论,看是不是触动了我寻求公正正义的良知。

  羊城晚报:你认为你的行为会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吗?

  李燕:只要24个直属部委的副职信息公开就好了,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或法律会因此有什么变更,那确定不是我这次小小的起诉案件可以解决的问题,须要一个磨合的进程。我并不是想将自己放在一个制度的对峙面上去做这个事情。

  影响:不透明?要热忱!

  羊城晚报:父母和同学知道这件事吗?态度如何?

  李燕:同学们的态度都很平凡,父母是事后知道的,也不反对。

  羊城晚报:目前学校或学院方面有没有什么反响?

  李燕:目前为止都没有。

  羊城晚报:选择行政法方向的学生,很多会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你呢?

  李燕:我对前程和所有同龄人一样迷茫(笑),挺想做律师的,自由一些。有人问过我起诉部委不担忧以后的发展吗,比如做法官和检察官什么的,我真没想这么多。

  羊城晚报:媒体报道后对你的日常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李燕:几乎没有什么变更。

  羊城晚报:很多报道都会把清华和你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你怎么看?

  李燕:这个是我最担忧的,之前接收媒体采访的时候也一直向他们强调,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行为,不要把它和我的学校联系在一起,对学校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位网友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你是清华的,你是女生,你是女研究生,而是事件本身有值得大家关怀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本身是令人感兴致的一个话题。只是须要清华、女生、女研究生这样的标签引起更多的人注意。不过我还是不愿望把矛头指向母校。

  羊城晚报:有没有想过利用微博向公众告诉事情发展的状态?

  李燕:不过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会隐瞒事情发展的进度,可能会通过微博吧,虽然不太爱好这样的方法。

  羊城晚报:如果有人说你的行为是为了出名,你怎么回应?你认为自己特立独行吗?

  李燕:在法律专业的学生看来,起诉是正当的办法,和有些直接找政府评评理的人比起来,我认为自己是用合法的手腕要求自己合法的权利。我也懂得很多政府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属于国家秘密,那些我也不要求。既然有些部委已经公布了副职信息,那么我以为部委副职这种信息,作为公民就是可以知情的。至于出名,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说,倒不愿望媒体介入太多,最愿望的还是法院能根据法律法规做出一个合理有据的判决,而在这个进程中,媒体过多的介入有时会对法院造成无形的舆论压力、或是形成无形的导向。

  其实我起诉的时候心里还挺忐忑的,不是畏惧,而是认为给部委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在申请进程中,很多公务员的态度都很好,对于他们无法处置的情形,会和我说很负疚,我也懂得一些信息公开工作的处置难度。

  羊城晚报:以往你这种行为在中国事很罕见的,现在逐渐增长了,你对此怎么看?

  李燕:我也只是应用了常规的方法和适当的途径,至少在我自己看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是逐渐觉悟的。就像那个在火车上坚持索要发票的人说的,权利是争夺而来的,今天你丢的是一张发票,明天就可能是你的饭碗、你的土地。

  羊城晚报:之前在接收别的媒体采访中,你特殊强调了“公民”这个词。为什么?

  李燕:当时强调公民,只是想说明这是我的个人行为,不要把它和我的学校联系起来。但做为大学生,尤其是清华学生,社会义务感是有的。我想每一个年青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热忱,虽然说出来有点矫情,但总是想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多少做一些事情,用我可以应用的手腕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