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汽车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媒体评论:北京一小步 但愿成就车改一大步--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06

  一直讳莫如深的所谓京城公车数量,终于在北京公布了。根据北京市公开的数量,北京共有公车6.2万辆,而这与此前北京有70万辆公车的风闻,相距甚大。

  此时,网上有声音在疑惑6.2万辆数量的精确性。对于民意疑惑,应当从两个方面对待,其一,6.2万辆确切有别于此前的风闻;其二,民意疑惑其实是愿望公车公开能够做得更好更到位。

  不得不说,北京的公车公开与公众心目中的公开,还有必定距离。首先,公开内容太过笼统。仅仅一个数量公开远远不能够满足公众对知情权的盼望。此外,在公开中,不仅应当公开公车数量,还应当公开公车的具体车况。即是什么品牌车,购买费用是多少。同时还要公开公车的具体耗费,即具体到每辆车的开支到底是多少,北京一年的公车支出又到底是多少。此前,坊间对于公车耗费一直有疑惑,且有各种数据版本流于民间。公开有利于平息质疑,也利于建立公权形象。

  依照北京市财政局的说法,目前国企或者差额拨款单位,并没有公车。所抱持的一个理由是,这些单位并没有公共财政资金,所用的只是自有资金。这里涉及到对公车的定义,自有资金到底是哪里来的?公众所认可的公车,显然是指所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包含国企在内。这同样应当是公开的内容。

  鉴于当前的公开还存有不足,因此这样的公开所起到的监督作用还比较有限。但必需看到,对于公车来说,公开了就是提高。或许今天的公开只是一小步,但若能通过今天的一小步,打破公车公开的坚冰,那么以历史的眼力来看,就是一大步。当然,这一大步来自于北京继续尽力,这须要北京在公开的幅度上更大一些,须要北京在顺应民意上做得更充足一些。□乔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