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清华校长顾秉林:在全球化和本地化间取得平衡--中国国情网
2011-05-05

清华校长顾秉林:在全球化和本地化间取得平衡--中国国情网
清华大学举办“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终年会”。图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收新华网独家专访。 新华网 李欣摄" align="middle" />

  2011年4月23日,清华大学举办“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终年会”。图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收新华网独家专访。 新华网 李欣摄

 

 


  专访:中外高校校长纵论高等教育发展

 

  核心观点

  充足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并保证大学作为社会价值和文化传统守望者的位置,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们应当看到,今天,世界充斥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气候变更、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和老龄化、风行疾病、暴力冲突等。高等教育机构有义务和责任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世界各地的大学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使许多大学的预算被削减,大学的形象也从象牙塔改变为和企业、社汇合作的知识交流市场。公众和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批驳的声音越来越强。而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来说,是急切须要思考与解决的。那就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个性与传统。

  在历史上,全球知识活动的分工从地理上看是不均衡的。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相比,发达国家的大学在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中,往往为自己设立更加宽广的使命,并具有更强的才能。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由于才能和资源所限,往往只能满足本地知识活动的需求。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版图也在发生变更。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发现,要想更好地为本地服务,他们必需加入全球化的知识网络,这些大学中的一部分也愿望能够同发达国家的大学一道,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除了传统的在教育、研究、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平衡外,今天的大学,在探讨其使命时还有必要增长一个新的思考纬度如何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疏忽的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解决对跨越国界合作中不同大学组织与管理之间的差异。在全球化时期中,很多大学愿望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造就跨国公司领导人、还是破解DNA以找到癌症的治疗办法,还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更问题,这些全球化的问题,须要全球化的解决方法,这种全球化的解决方法须要各个范畴中具有全球观的领导人物间的合作。同时,不同国家的大学往往组织构造不同,依照不同的管理模式行事,更不用说语言的差异所带来的挑战。这些差异给合作带来的挑战和艰苦不能被低估。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浪潮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意义深远。虽然全球化给大学带来了很多益处,但这个进程也随之带来了与大学原有的文化和传统不合的价值观念和风格。

  因此,如何充足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同时保证大学作为社会价值和文化传统守望者的位置,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赵婀娜 据顾秉林在“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 ”上的发言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