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国民体质调研: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低龄
- ·东莞一学生遭三人绑架撕票 母亲法庭
- ·电视台称“孩童捡钱遭冒领被判赔钱”
- ·霍懋征教育名言录--中国国情手册
- ·中国高考制度下的常态五味杂陈说“复
- ·李双江替儿鞠躬道歉求谅解 彭氏夫妇
- ·富家女带4万行李入学 大一新生行李和
- ·七旬大学教师讲课仅三名学生听课引发
- ·《走近钱学森》:扎实的学业基础成就
- ·《杨振宁传》首发 万字篇幅讲杨翁恋(
- ·7旬大学教师讲课课堂仅3学生 老师称
- ·大学教育成本“发烧” 超九成学生认
- ·中国官方督办六起教辅材料违法案件--
- ·六旬翁开桥洞音乐班教民工子弟 因扰
- ·MBA考试有“暗箱操作” 北京名牌高校
- ·湖北省招办再次提醒:已录取新生请尽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服务半径--中国国情网
2011-09-18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特殊报道·对策篇④
布局调整应充足斟酌服务半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袁桂林
近年来,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造成农村学校减少,给农民子女责任教育带来的懊恼事件很多,有些事件导致学生辍学,违反了责任教育法。依照法律规定,家长有责任送子女到学校接收责任教育。同时,法律也明确规定,责任教育阶段学生要“就近入学”,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有关部门对“就近入学”的解释是,服务半径不超越2.5公里,最远不应超越3公里。
然而,很多地方在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以农村儿童减少,进步教育质量和产生规模效益为理由,强迫减少学校数量,疏忽了保障服务半径问题,这是严重的失误。201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责任教育均衡发展的看法》提出,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行中小学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撤并学校必需充足听取群众看法。剖析各地农民群众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各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中,部分地区没能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看法。2002年,我国农村责任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出台,本质是因“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救济不上,导致大规模拖欠教师工资,大面积危房须要改造等,而采用的不得已措施。在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上移到县级政府为主的进程中,没有走群众路线,对农民群众的看法没有足够看重,而且基本没有差别看待。大批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农村儿童因上学远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学校布局调整疏忽了低龄儿童的特别性,不符合教育规律。在大规模撤并学校的同时,对于学生上学远的问题,政府没有将校车系统树立起来,只是采用了建寄宿制学校的方法,且寄宿制人员编制、卫生、安全等保障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爱好住校。同时,低龄学生过早脱离家庭教育,造成亲情缺失,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第三,对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关系没有关注。农村责任教育阶段的学校与农村社区应当树立怎样的关系?教育史上早就有胜利的事例来证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些基本的教育常识应当是教育政策的动身点。不仅是农村学校教育须要与当地社会结合,农村学校老师也应当熟习农村社区,老师如果住在城市每天到农村学校上班,对新农村建设不熟习,也就很难有教育革新。
第四,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合作的痼疾没有得到转变。本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新农村建设是同步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文化部门要“村村建文化站”,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要“把科学普及构造延长到农村每个村子”,共青团、妇联也要深刻到农户开展工作,等等。这些部门为什么不与教育部门调和合作,而要各自为政呢?这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农村村子须要文化场合,学校就是很好的文化场合。这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9日第1版
(中国教育报)
今日热门 教育新闻 | 教育社区 | 教育首页相关链接
- 人大常委醉酒后为孩子座位咆哮校园被免职--中国国情手
- 大学教育成本“发烧” 超九成学生认为收费偏高--中国
- 七旬大学教师讲课仅三名学生听课引发热议(图)--中国国
- 独臂副教授左手板书 一只手托书从小学读到博士--中国
- 翁帆在清华大学读博 被杨振宁称为甜蜜天使(图)--中国
- 黑龙江等地教材选用乱象 未获批教材使用多年--中国国
- 北大自缢新生尚未脱离危险 校友祈福盼生命奇迹--中国
- 湖北省招办再次提醒:已录取新生请尽快报到--中国国情
- 复旦去行政化:学术委员会独立 校领导全部退出--中国
- 走进佳能办公室 招聘新举引人才--中国国情网
- 性心理课进大学引巨大围观 很多人站着旁听(图)--中国
- MBA教育:别走歪了--MBA教育市场乱象调查分析--中国国
- 大四学生为找工作每节课6元急招人代自己上课--中国国
- 《走近钱学森》:扎实的学业基础成就尖端科学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