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甘肃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业内人士称近八成正规职介从事黑职介勾当--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20

  一“业内人士”再揭内情:市场监管乏力,致许多正规职介所处境为难——

  无奈现状 正规职介“同流合污”?

  近日,本报揭穿“黑职介”的报道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共鸣,也让许多正在充任“黑职介”爪牙的人幡然觉悟。4月14日,一名曾在“黑职介”干了近半年业务员的市民再次向记者揭穿“黑职介”的内情。据其介绍,目前兰州职介市场鱼龙混淆,监管乏力,导致许多正规职介举步维艰,近八成正规职介机构最后也不得不从事“黑职介”的勾当。

  “黑职介”在执法部门安插“眼线”通风报信

  4月12日上午,本报热线96555接到一名市民的电话,称其曾在一家“黑职介”工作近半年,对目前兰州市的“黑职介”操作模式非常了解,并且愿意通过报社将自己所控制的内情告知宽大市民,愿望市民不要继续上当。

  4月14日上午,在西站邻近的一家茶馆,记者约见到了打电话人王冰(化名)。“目前兰州的‘黑中介’已初陈规模,它们已深刻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互通有无,消息灵通,而且经营者中不乏一些高学历的人,他们非常擅长钻法律的空子,无论是对付应聘者还是执法部门都非常有经验。”王冰说。

  王冰告知记者,他曾于去年年底在城关区解放门邻近一家“黑职介”当业务员近半年时间,据他了解,“黑职介”仅在城关区就不少于30家,全市范围内确定不会少于50家,在这些“黑职介”中不少经营者都是高学历,他们对于法律和执法部门的权限范围了如指掌,所以他们在招聘人员骗取钱财时都会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标准,一般来说不会给应聘者留下状告他们的把柄。

  另外,即使执法部门接到被骗者投诉去处置,这些“黑职介”也有应对之策。据称,一些“黑职介”在部分执法部门内部通过贿赂、亲戚关系等方法安插了“眼线”,所以在进行查处时,往往执法部门还没出门,“黑职介”就已知道了,很多时候执法人员到来后发现,“黑职介”已经关门,或者已将证据烧毁。

  “黑职介”猖狂,正规职介无奈变“黑”

  在当业务员的那半年里,王冰常和其他“黑职介”工作人员合作“摆人”,王冰发现,在从事“黑职介”业务的职介公司中不乏三证齐全的正规职介所,在和这些正规职介所的工作人员接触中,他渐渐清楚了正规职介“涉黑”的“苦衷”。

  据他讲,如果依照规定收费尺度,正规职介每次收费连一百元都不到。但“黑职介”的成本几乎就是办公室的租金和几张桌子,而且他们收的所谓职介费,加上各种名目标费用,往往在200—800元,两者比较,利润差距很大。

  由于“黑职介”得不到有效根治,时间一长,一些坚持原则的正规职介所渐渐在这种不平等竞争下失去了生存土壤,更多的无奈选择了和“黑职介”联合的方法,他们一方面背地里进步职介费,一方面也部分采用了“黑职介”的运营方法,弄出些诸如“押运员”等子虚乌有的工作骗人钱财。

  本报报道“打草惊蛇”,“黑职介”时刻注意“风吹草动”

  王冰告知记者,4月13日,很多“黑职介”已知道工商部门到铁路局工贸大厦1515、1516室检查时,该办公室的人员早已撤走的消息,同时,通过这段时间本报的持续报道,现在大部分“黑职介”都大为警觉。由于迟迟不见相干部门清查,这给“黑职介”很宽裕的“对付时间”,据讲,“黑职介”们已纷纭开端烧毁证据,这些证据中包含应聘人员登记信息、收费统计数据、一些工作人员的相干信息等。

  同时,由于很多求职者通过本报了解了其中的内情,对“黑职介”失去了信赖,一些上当者还找相干部门进行投诉,目前大部分“黑职介”下降了业务量,以防止“出事”。

  本报采访组

(编辑:SN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