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北京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安监总局:动车事故调查能给民众真诚负责任交代--中国国情
2011-09-01

  (威望访谈)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朱立毅)这是一个不镇静的夏天,动车追尾、客车燃烧、煤矿透水、桥梁坍塌、石化妆置火灾……各种事故接连进入人们的视野。一边是全国是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双降低,一边又是不断涌现的各种事故,我们应如何对待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又是什么?

  在震惊全国的“7·23”甬温线特殊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一个月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

  事故调查能给大众真挚、负义务的交代

  记者:“7·23”事故过去已经一个月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温州开展调查工作,我们想知道,这个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他们要做哪些工作?

  黄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承担的主要职责,第一是调查事故原因,包含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得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第二是认定事故义务,对义务者提出处置看法,使其依法依规得到追究;第三是总结吸取教训,提出进一步的整改建议,从而防止相似事故再次发生。

  记者:现在事故的调查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黄毅:调查组依照严谨、求实、高效的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测,并模仿事发进程及实验,采集和剖析了原始材料,包含解读黑匣子,同时还讯问了相干单位和人员,进行了专家论证。由此,调查组已经控制了大批对事故进行原因剖析、义务认定有价值的证据和信息。

  通过初步剖析发现,这起事故既裸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点,也裸露出应急处理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破绽。可以说,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备的重大义务事故。

  记者:有人担忧,由于铁路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都是由铁路部门来主导的,这起事故的调查是否能给公众一个公平、令人佩服的结果?

  黄毅:完整可以。这次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独立性非常强,事故调查组的成员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其中包含两院院士,他们完整能本着公平、科学、严谨态度,搞好这次事故的调查工作,给社会、给大众一个真挚、负义务的交代。这点可以放心。

  记者:“7·23”事故使公众产生了一些不安,但我国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究竟如何?

  黄毅:客观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尽力,我国在持续八年实现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双降低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仍然出现这种双降低的态势。截止到8月21日,全国各类事故均出现降低趋势,其中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同比减少6起,降低75%。

  但是,我们既要看到总体好转的一面,也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格的一面,尤其是进入下半年,特殊是7月份之后,各类事故特殊是一些重特大事故涌现了反弹的态势,而且还涌现了“7·22”、“7·23”两起特殊重大的交通运输事故。

  减轻安全生产压力须要下降不合理需求

  记者:7月以来,广西、贵州等地接连发生了煤矿透水事故,这有汛期雨水较多的客观因素。但其实汛期每年都有,防治操作规程也比较完备,为什么还会发生重大透水事故?

  黄毅:这几起透水事故教训非常深入,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少防备意识,没有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规定,甚至非法、违法生产。另外,我们确切也还须要增强和完美安全技术手腕。

  记者:我们能不能说,其实大部分在雨季的水害都不是天灾。

  黄毅:其实真正的天灾很少,基本上都是由于本身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认真地执行有关防备水害的规定。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记者:虽然今年夏季一些事故有所凸显,但我们知道,曾经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老大难”,也就是煤矿安全的问题,其实是有所改良的。

  黄毅:是的。近十年来,党和政府从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法制建设、专项整治、科技提高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采用很多措施,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态出现出整体稳固、趋向好转的态势。

  与前十年相比,我国煤炭产量由年产17亿吨增加到35亿吨,但事故死亡人数由每年7000多人减少到2000多人,煤炭生产的百万吨死亡率由最高的4.9下降到0.49,安全生产状态有了很大改良。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须要始终保持苏醒的头脑。

  记者:这几年煤矿安全形势其实是在煤炭供求大幅增加的情形下取得的,无异于逆水行舟。所以有人说,煤炭的供给不应当再逢迎需求的无序增加,现在供应和安全的弦已经绷得太紧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对待目前供应、需求,以及安全的关系?

  黄毅:确切,近年来煤炭产量连续大幅增加,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落伍的经济发展方法,造成能源、原资料和交通运输连续紧张,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事故。釜底抽薪之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法改变,下降煤炭的不合理需求,缓解其对安全生产形成的压力,同时实现煤炭工业的可连续发展,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施展其综合效益。

  清除隐患还须要从人的意识和行为着手

  记者:过了夏天,在极端天气情形减少之后,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会不会减轻一些?

  黄毅:不会。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切从零开端,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不应当有松懈。历来第四季度都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到了年底,有的企业和单位赶任务、抢工期,涌现了疏忽安全的偏向,这时更须要防备。

  每到四季度开端的时候,我们会针对这个时代的特点,专门安排安全生产检查,了解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形,从而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记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事故发生存在怎样的规律?

  黄毅:很重要的一条规律就是事故缘于隐患。因此,排查治理一个隐患,就有可能防备一起事故、增长一份平安,这也是符合安全理论学界海恩法则、墨菲定律的。

  记者: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从预警到处理这根长长的链条上,我们有哪些突出的软弱点?

  黄毅:如果预警这个环节把握得好,我们就能及时地提出一些防备措施,从而化解风险,防备事故发生。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在前面,擅长从源头抓起,擅长从治理隐患抓起,有效防备、坚持遏制事故的发生。

  记者:隐患的发现并不容易,我们应当怎样去发现隐患、治理隐患呢?

  黄毅:隐患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的隐患,包含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不安全的缺点、破绽,这是看得见的隐患;第二类属于隐性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意识、不安全行为,这是最大的隐患。如果这种隐患不能铲除,即使再好的措施和制度也很难得到落实。

  所以说,我们既要治理明的隐患,同时也要采用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清除不安全行为,两种隐患都要治理。在这其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干报道:

  安监总局:动车追尾事故调查组将开展义务认定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组将于9月向国务院提交报告

  专家称动车事故调查应具备透明度公信力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