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北京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分析称国内奶业标准降低将影响奶源质量--中国国情
2011-07-05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国内奶业尺度“世界最低”争议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细菌总数放宽了4倍,蛋白质含量尺度下降——近期,中国奶业尺度“世界最低”引发公众质疑。据悉,这一生乳“新国标”是有关部门2010年出台的。

  为何在食品安全之弦越绷越紧的今天,乳品德量尺度却不升反降?这样的尺度究竟维护了谁的利益?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环绕一系列热门问题,“新华视点”记者作了追踪调查。

  “最低”奶业尺度会威逼消费者健康吗?

  环绕有关部门新修订的生乳“新国标”,部分公众质疑“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尺度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2.95克。新修订的尺度变为: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进步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对此,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新国标”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尺度;而菌落总数则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尺度高出20倍。这一尺度堪称“世界最低”。

  作为主要消费地区的奶业协会负责人,王丁棉的质疑很有代表性,引起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一些消费者担忧,这一“世界最低”的奶业尺度,是否会对人身健康有影响?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订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研究乳品加工学已长达50年。他说,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的菌落总数尺度,到现在定为200万个,确切令人匪夷所思。“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魏荣禄说,原奶细菌包含乳酸菌、酵母菌、霉菌以及致病菌,如此低的尺度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安徽益益乳业公司董事长吴明楼坦言,从消费者角度看,菌落总数掌握在50万个以内是比较合适的。“新国标”主要针对以137℃高温瞬间杀菌制作的常温奶,如果细菌过多,有些菌很难杀死。菌落过多不会致命,但“好比原来喝纯净水,现在喝自来水,对健康确定是不利的”。

  吴明楼表现,为了安全起见,“包含我们在内,有些企业在收购原奶时,仍规定菌落数不超过50万个”。

  作为国内存栏量最大的奶牛养殖公司,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表现,目前公司没按国内的低尺度,而是盯着国际尺度生产原奶。“牛奶运到加工企业检测微生物都在2万以下,体细胞平均在25万以下,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这些只是部分企业的自律,并非食品安全的制度性束缚。过宽的奶业尺度必定给部分加工企业留下“问题”空间。

  一些养殖户泄漏,“新国标”过低的蛋白质尺度,给“注水奶”供给了空间。一些乳品企业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尺度达到3以上,但加工时却加水稀释奶源,按2.8的“新国标”执行,从中谋取暴利。

  “降尺度”是保护奶农还是保护企业?

  对于下降乳业尺度,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是“国情决定论”。

  有关部门曾在去年7月称,“新国标”设置主要斟酌我国奶牛养殖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进程中,奶牛饲养中粗饲料构造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一尺度也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

  近期,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更明确表现,如果中国现在按乳业发达国家尺度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殖户中,绝大部分要倒奶、卖牛或杀牛。

  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不少养殖户、奶业专家,甚至包含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合肥市一家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宣称下降质量尺度是为保护小型奶农利益,这是一个借口,本质问题是“对奶源的管理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牛奶挤下时微生物含量很少,只是后面收集、保管、运输中才呈几何数增加。如果采用疏散养殖、集中挤奶等办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不想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借口,姑息下降奶业质量尺度。这是不负义务的。”

  一些养殖户表现,他们曾向加工企业提出建集中挤奶站,但企业不愿意干,一是不愿增长奶站投资成本,二是怕管理出了问题承担义务。

  “企业不愿做、养殖户做不了、政府推进又不够,这是一个为难局势。”魏荣禄说,最终只能姑息下降质量尺度。

  实事求是地说,下降尺度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下降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最低尺度”对国产奶业损害有多大?

  记者调查发现,牛奶质量“低尺度”,不仅涉嫌损害消费者利益,也让饱受诟病的国产奶业“伤不起”。

  邓九强剖析以为,“低尺度”会导致养殖户和企业不愿投入成本掌握奶源质量。

  现代牧业集团原奶体细胞平均25万以下,目标是掌握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乳汁、或者初产牛的奶汁被作为商品奶出售。质量尺度掌握得比“新国标”高,企业利润就会降低,又没有政府嘉奖政策,消费者也不知情,企业就缺少坚持的动力,形成一种“劣币驱赶良币”的市场格局。邓九强坦言:“虽然我们一直在坚守着高尺度,但做得很辛劳。”

  业内人士担忧,“低尺度”会助长奶源争取战,带来行业竞争凌乱局势。据介绍,奶源收购半径正常应是250公里范围内,但现在很多企业为抢奶源,收购半径达到四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导致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要翻好几倍。

  更令人担心的是,“低尺度”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品德的信念降低,转而青睐洋奶粉,从而导致国产奶市场萎缩。

  另据记者调查,除了牛奶质量尺度低,我国奶业尺度还存在其他问题。

  一些业内人士泄漏,奶业产品定名不科学也是突出问题。“现在有些企业把奶粉还原为液态奶,还称为纯牛奶,这是糊弄消费者。”魏荣禄说,无论是还原奶,还是高温杀菌液态奶,都必需加香精、稳固剂,否则牛奶口味会大大转变,这怎么能称为纯牛奶呢?

  据悉,我国奶业中的不规范问题正引起国家相干方面的看重,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现,目前我国乳品加工方面,部分企业重市场开拓轻奶源基地建设,争抢奶源、压级压价现象交替发生,影响了生鲜乳正常收购秩序。在监管方面,奶业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基层监管单位人员不足、经费缺乏、手腕缺少,与监管任务的要求不适应。解决乳品德量安全问题,既十分紧急又须要长期尽力。

  相干人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进步奶业尺度的同时,应树立牛奶分级制度。不同尺度实施不同价格,强迫牛奶产品标识达到几级尺度。这样不仅对消费者有利,对奶农有利,也有利于加工企业不断寻求产品德量。(记者杨玉华、张辛欣、刘大江、周相吉)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