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中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新华视点:还原渤海溢油事故中康菲公司三宗罪--中国国情手册
2011-09-07

噩梦开始的地方
——还原渤海溢油事故[ShiGu]中康菲公司[GongSi]“三宗罪”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罗沙 余晓洁)国家海洋局日前对渤海蓬莱19-3油田[YouTian]溢油事故[ShiGu]做出了认定,认定康菲公司[GongSi]“没有尽到合理审慎作业[ZuoYe]者的责任”,“蓬莱19-3油田[YouTian]溢油事故[ShiGu]属于责任事故[ShiGu]”。

    暂且不提溢油事故[ShiGu]发生以来,康菲公司[GongSi]作为责任方,在事故[ShiGu]处理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漫不经心、遮遮掩掩。我们且来随着本次事故[ShiGu]联合调查组专家的描述,将目光转回到3个月前的蓬莱19-3油田[YouTian],看一看康菲公司[GongSi]是如何在“有章不循”、“自负自大”和“毫无责任心”的开采作业[ZuoYe]中,一步步将溢油这个可怕的海洋梦魇带到我国领海中的。

    低级错误背后的有章不循

    “渤海海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勘探矿区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渤海油田[YouTian]属于盆地构造,有辽东、石臼坨、渤西、渤南、蓬莱5个构造带,总资源量在120亿方左右。其地质油藏特点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油藏复杂,储层以河流相、三角洲、古潜山为主,油质较稠,稠油储量占65%以上。”

    这是记者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关于渤海油田[YouTian]的资料,在事故[ShiGu]联合调查组专家看来,这些资料并无失实之处。

    “构造破碎、断层发育,这种结构特点的地层[DiCeng]封闭能力差。就好比一个摔碎了,又拼接起来的杯子。”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陈先达说,“装一些水没问题,装多了,水就会从缝隙渗出来。”

    “但是,断层具有一定的封闭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陈先达强调。

    1999年5月,康菲公司[GongSi]与中海油合作,在渤海湾发现了蓬莱19-3海上油田[YouTian],并成为该油田[YouTian]的作业[ZuoYe]者。2002年12月,油田[YouTian]投产。

    “渤海油田[YouTian]的油,普遍油质较稠。要开采这种油,就要采取向地层[DiCeng]中注水[ZhuShui]的方式,增加地层[DiCeng]压力[YaLi],石油[ShiYou]才能顺利通过油井被‘挤’出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主任温珍河说。

    在蓬莱19-3油田[YouTian]B平台,闯下大祸的B23号井就是这样一口注水[ZhuShui]井。

    根据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油田[YouTian]开发方案,B23号井应采取分层注水[ZhuShui]的作业[ZuoYe]方式,也就是根据地层[DiCeng]压力[YaLi]的不同,来区分每一层的注水[ZhuShui]压力[YaLi]和注水[ZhuShui]量,防止地层[DiCeng]压力[YaLi]不一形成超压乃至地层[DiCeng]破裂。然而,调查组专家们查阅康菲公司[GongSi]作业[ZuoYe]记录时发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油田[YouTian]作业[ZuoYe]者们并没有遵守这一操作规程。

    “我们发现B23号井采取的是笼统的注水[ZhuShui]方式,同时向各个地层[DiCeng]注水[ZhuShui]。”温珍河说,“有的地层[DiCeng]连通性好,有的差一些,压力[YaLi]不均的情况下,造成了地层[DiCeng]超压。”而超压的油层边上,恰恰有一个断层,于是巨大压力[YaLi]之下的原油终于找到了出口,通过断层直达海面。

    “就好像一个人脑部血管堵了一部分,形成脑血栓,最终脑溢血。”陈先达说。

    康菲公司[GongSi]的作业[ZuoYe]记录显示,6月2日,B23号井的注水[ZhuShui]量从3700多桶增加到6000多桶,井内压力[YaLi]却出现了下降。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出现,作业[ZuoYe]者理应有所警觉,但高注水[ZhuShui]量的注水[ZhuShui]作业[ZuoYe]却继续维持了七八天。

    6月4日,溢油爆发。6月8日,溢油点被发现。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作为国际大型石油[ShiYou]企业,这是个非常低级的人为错误。”陈先达评价道。

    违规作业[ZuoYe]背后的自恃自大

    相比B平台,康菲公司[GongSi]在C平台犯下的错误更让人愤怒。

    根据油田[YouTian]开发方案,C平台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岩屑回注技术开采石油[ShiYou]。相比注水[ZhuShui]的方式,岩屑回注真正实现了海洋石油[ShiYou]开采零排放、零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推崇,在我国则是首次使用。在平台上,C25号井就是这样一口岩屑回注井。

    C25号井的施工遭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尴尬”,也许是事先的地质调查不够细致,钻头还未到达目标深度,就再也钻不动了。

    “出现这种情况后,康菲公司[GongSi]在未进行论证的前提下,连续两次仓促决定将回注深度上移。”陈先达说,“第二次上移后,回注区域已经非常靠近油层。随着岩屑不断回注,油层中出现了一个高压区域。”

    值得寻味的是,溢油事故[ShiGu]发生前夕,因为嫌采油速度太慢,康菲公司[GongSi]决定在C平台再打一口编号为C20的注水[ZhuShui]井,进一步增加油层压力[YaLi],提高采油效率。而根据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钻井内用来降低附近地层[DiCeng]压力[YaLi]的套管,必须达到地下350米深度。但在C20号井内,仅仅安装了深225米深的套管。

    正是这一口被期待用来增加石油[ShiYou]产量、却先天不足的C20号井,打穿了C25号井制造出的油层高压区。石油[ShiYou]在巨大压力[YaLi]下冲入原本用来注水[ZhuShui]的C20井,又从井口喷出,造成了海洋石油[ShiYou]开采中最大的灾难——井涌。与此同时,C20号井过浅的套管又导致了套管下部地层[DiCeng]承压过高,井内大量石油[ShiYou]及泥浆混合物冲破井壁,进入到了海底泥砂层中。

    “这完全就是违规作业[ZuoYe]造成的,根本不能算是意外事故[ShiGu]。”温珍河评价说。

    正是这些冲入海底泥砂层的石油[ShiYou],导致了日后C平台附近淅淅沥沥、欲断不断的油花。要等待这些石油[ShiYou]从200多米的地层[DiCeng]一点点渗漏干净,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心存侥幸背后的责任心缺失

    “疏忽也好,违规也好,大意也好,我其实很难理解康菲怎么会犯下这些错误。”陈先达说,“作为海洋石油[ShiYou]开采的作业[ZuoYe]者,这些做法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他们完全是出于侥幸心理而为之。”

    “康菲公司[GongSi]在这个区域开发已久,自认为经验丰富。”温珍河说,“他们觉得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同时下去五六十口井,浅一点的确有利于控制,也比较好操作。就这样懵懵懂懂打了那么多口也没事,大概就觉得这样做是很安全的。”

    恰恰就是在康菲自恃经验老到,无视安全规范,洋洋自得之时,溢油事故[ShiGu]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完全就是自己挖好的陷阱,自己跳了进去。”陈先达说,“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预防的常规事故[ShiGu]。”

    随着事故[ShiGu]原因的逐渐清晰,蓬莱19-3油田[YouTian]中部分钻井和地质断层的关系无法不让专家们感到担心,而接下来康菲公司[GongSi]受命进行的自查结果也证实了专家们的忧虑。整个油田[YouTian]中,明确为“有风险”,以及“无法确定风险”的钻井数量,达到29口之多。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全部停注。”陈先达说,“这次事故[ShiGu]已经给出了警告,所有的油井都必须全部停下来好好查一下,看看哪些是严格按照开发方案来施工的,哪些是需要重新修正调整的。”

    开发方案、环评报告……诸多施工中必须要用到的参数,康菲公司[GongSi]统统抛到了一边。而石油[ShiYou]开采过程中严格的施工记录制度,使得要监管这样的行为并非难事。但专家告诉记者,大多数监管者觉得这样容易被“抓现行”的错误不会有人去犯,也就普遍未将其作为监管重点。

    “估计康菲公司[GongSi]就是觉得你永远不会来做监管这些细节,才敢这么做。”一名专家谈到这里,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