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展望“十二五”:做大的“蛋糕”怎么
- ·新华社评论员: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 ·国家物资储备工作会召开 研究十二五
- ·代表委员热议“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
- ·“十二五”富民的一些重大战略、改革
- ·国资委主任王勇谈“十二五”央企改革
- ·山西将实施工资倍增计划 在岗职工工
- ·吉林汽车产业向“世界级”发起冲击--
-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拓展完善轻工产
- ·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国人饭碗要
- ·“十二五”——民生建设精彩第一笔--
- ·求解共同富裕的“重庆样本”--中国国
- ·“十二五”开好局尤须加深“两个认识
- ·能源转方式的核心是扭转“过度依赖输
- ·西北将成为我国“电力粮仓”--中国国
- ·从根上治堵 “十二五”我国公路建设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胡鞍钢:中国的发展绝非偶然--中国国情网
2011-03-31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勾画了中国[ZhongGuo]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充分反映了国家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精心构建了中国[ZhongGuo]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前瞻性地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FaZhan]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和重要途径。
可以认为,过去三十年中国[ZhongGuo]能够成为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发展[FaZhan]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社会发展[FaZhan]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国家,这绝非是偶然的,更不是什么“幸运”,它的公开秘密所在就是充分利用了决策正确、执行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其中最好的案例之一就是中国[ZhongGuo]没有废掉五年计划作为发展[FaZhan]的手段,而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这一“看得见”手段,更加积极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和开放经济竞争的“看不见”手段。五年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已成为中国[ZhongGuo]特色的公共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的成功案例。
对“十一五”时期的基本评价: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FaZhan],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ZhongGuo]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中全会一方面对“十一五”时期做出了总体评价,另一方面也首次对中国[ZhongGuo]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给出了清晰的界定,由“十一五”纲要所界定的“四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继承和发展[FaZhan]为“十二五”的“五位一体”的新格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还包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的政治条件即党的建设。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国家发展[FaZhan]规划的总体布局。
从“一五”到“五五”计划就是“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从“六五”计划之后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FaZhan]五年计划”,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经济现代化扩展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从“十一五”规划之后,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ZhongGuo]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ZhongGuo]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这就为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框架,这如同建设世界巨型建筑群的地基和构架。
对“十二五”时期的特点和性质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FaZhan]方式的攻坚时期。”
相关链接
- 国家能源局局长:十二五能源发展着力两个创新--中国国
- 吉林汽车产业向“世界级”发起冲击--中国国情网
- 未来五年西部将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更好保障--中国国情
- 东北三省“十二五”将成为中国经济版图新坐标--中国国
- 专家解读“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指标--
- 山西“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中国国情
- 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完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中国国情
- 吉林以城镇化为新引擎带动老工业基地实现战略转型--中
- 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国人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中
- 转变方式自主创新 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中国国情
- 交通运输部布局“十二五”--中国国情手册
- 中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将扩大到四项--
- 香港中华总商会呼吁各界配合国家“十二五”提升竞争力
- 中国法治发展五大动向:司法改革将进高速推进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