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独家:全面解析2011北京中考作文《日积月累》--中国国情
2011-07-05

  2011北京中考作文——《日积月累》

  北京中考研究中心 段微微

  由于五六十分的高分值以及中考第一科的重头戏等原因,中考作文往往最受考生及家长的关注。下面就今年中考作文进行全面解析:

  一、整体难度评价

  与10年中考作文《凝集》相比,今年的《日积月累》从审题、立意到选材等几个方面难度都有所降低,但难度降低不等同与简略,今年的作文标题设置更趋向精细而严谨,于细微处见精力,符合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始终寻求的目的——严谨性。

  10年的《凝集》,标题直指立意的深层次——某种精力或情绪的聚和,学生初看到标题时有生疏感,须要细细审题后,慢慢贴近自己熟习的生活,再操心构思怎样通过人或事体现一种“凝集”。与之相比,11年的《日积月累》,标题表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常态行为,而非精力层面的一种思考结果。通过自己奇特的“日积月累”的行为,最后获得某种情绪升华或人生哲理的感悟,在思考进程上看,是流利的,相对容易的。

  二、具体写作剖析

  审题

  日积月累,顾名思义,是指长时间不断的积聚。审题时应斟酌到两个方面:日积月累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个进程,同时,它既是一种量的累积又有质的变更。行为与进程的认识,应当表示在选材与构造、情节的部署中。量变到质变的最终结果,应当在立意时有所斟酌。

  立意与选材

  从题材角度看,同学们常考常练的情绪类作文、成长类作文以及励志类作文都适合用作此次中考命题,因为某种意义上,任何一种情绪、成长或品德都是在“日积月累”,即长时间的累积中发现的、感悟的、懂得的,因此,在选材方面,考生不会无事可写,无感可述,无情可抒。但是,在难度降低的同时,考生们又要注意“进程”这一症结词在资料中的体现,即尽量选取环绕同一宗旨的2-3个经典片断写作,而非一人一事的全面铺叙。且这二、三事的选取,如果体现出时间上的跨度,更能表示考生审题的过细,这正是此次作文标题精细、严谨的地方。

  从立意角度看,无论同学们选择了哪一类题材,在最终宗旨的表示上应落实在“转变”与“发现”上,即最终的质变。例如,关于妈妈的几个经典事例的过细表示,最终应落实在“我”,发现或体悟到了平常中的真爱;关于学习的几个经典事例的描述,应落实在每一次的勤恳最终品德上的刚毅等等。总之,应当显著能看出认识的轨迹在由浅入深的“转变”。

  从文体角度看,记叙文应当是不错的选择,文体创新针对今年的命题也比较好展示,例如日记体、寓言、小小说等,借以表示“日积月累”的主题,难度不高。但是议论文相对而言,就较难写出新意,虽然在论点的提炼上:由量变到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是考生很容易想到的,行文也会很顺畅,但在论据的选择上,会禁锢在已有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事例中,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很难有新意涌现。不如记叙文的选材灵巧多样,个性化十足。

  构造与情节

  构造部署上,开篇以两三句话解题为好,说明“我”对“日积月累”的认识深度,便于阅卷老师把握文章宗旨。行文中间部分的部署上,应注意详略得当,肯定长时间积聚中的某一个阶段,进行过细描述,其他阶段以较略、最略的情势概括叙述完成。这样构造文章中间部分,即有构造上的详略斟酌又有细节描述作为亮点,都是阅卷老师加分之处。结尾处的情绪与感悟的升华应作为文章的另一处重点,以较详的笔墨处置,使全文构造出现层层深刻的布局为好。

  情节部署上,对照的应用是比较好的写作技能来表示“量”与“质”的改变。以“物”或时间为线索的方法,能将时间跨度较大的几个事例“彩线串珠”,使情节精细、连贯有巧思,也是不错的情节设计思路。

  整体而言,2011年中考作文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与纯洁。命制者率领全部考生回归了写作的实质:关注日常生活,从身边小事中逐渐领会情绪的变更,逐渐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我及身边人、事的视察与体悟,不失为一次胜利的考场作文命题。

  段微微:初中语文教研负责人,汉语言文学硕士,持续三年参加中考阅卷工作,对中考命题趋势及考核尺度把握精确。

来源:学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