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中大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 遗书称压力大--中国国情网
2011-06-22

  一篇论文写不好的代价,竟等于一条性命?这道令人匪夷所思的“等式”,却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不幸成为事实。阿洋(化名)是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生,明年就要毕业了。在旁人和父母眼中,他的人生履历写满“优秀”二字。可谁也没想到,昨日清晨4时30分许,他竟以跳楼的方法为自己的性命画上了休止符。有知情人士称,阿洋是因为论文过不了关,压力大跳楼的。心理专家剖析指,高知人群心理蒙受才能软弱是事件背后的原因。

  清晨从宿舍悄然跳下

  昨日凌晨4时30分左右,中山大学北校区师生依然沉寂在酣梦中,靠近烈士陵园的综合楼1~3楼是饭堂,4~5楼是研究生博士生宿舍,除了一楼的厨师们工作的声音外,校园内静悄悄的一片。

  突然“嘭”的一声闷响,同住在综合楼的阿斌(化名)被“嘭”惊醒了。几分钟后,阿斌模糊听到楼下有异常的动静,本周是考试周,阿斌备考紧张,此时已无睡意,他出来看才知道有人跳楼了。“是个男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头都撞扁了,当场就死了。”阿斌说。

  昨晨7时多,警察在现场调查取证完毕后,死者尸体很快被拉走,其坠楼落地后留下的血污也被干净工用水清洗清洁,现场只留下一个约10厘米长的警惕带。据阿斌说,死者姓张,分子生物学的博士生,是从综合楼5楼靠近烈士陵园一面的阳台跳下的。

  死者身份成谜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综合楼5楼,此楼设有门禁,混住着研究生和博士生,而且男女混住,但没有一个寝室有异常。中午时分楼道还是静悄悄的,不时有学生回来。

  记者采访进程中,只有一名穿粉红色衣服的学生表现知道有跳楼一事,但不知道详情。“太早了,太突然了,而且清算得非常快。”该同学称。记者敲开了多扇房门,在寝室的同学均表现,不认识阿洋。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综合楼5楼,这次却发现,该楼533寝室门和锁都贴有盖有中大印章的封条。544寝室的同学说,死者生前就住在533寝室,虽然住在隔壁,但与死者从未打过交道。

  “他才那么年青,又读那么多书,不知道有什么想不开的。昨天还打召唤的,今天说没就没了。”楼管林阿姨可惜地说,死者生前非常有礼貌,见到她都会打召唤。下午5时30分许,林阿姨下班回家,另一名楼管前来接班,记者从花名册上看到,533寝室住的是一名吴姓学生,09级遗传学专业,而非此前报料人所称的姓张。但该楼管并不能肯定吴姓同学是否是死者。

  留下遗书称压力大

  “听说他留下了遗书,遗书中只说自己是因为压力大跳楼的,不知道是真是假。”林阿姨泄漏,死者为广东人。

  中大一名知情人士证实,死者今年28岁,明年就要毕业了,有女朋友,但其初步了解,阿洋跳楼的原因与情感并无多少关系,主要是因为一篇论文写得不好所致。

  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现,死者各方面都表示优秀,父母均是中大的教职工,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奶奶。目前怕老人蒙受不了,家人还不敢把阿洋跳楼的消息告知老人。该知情人士称,经初步调查,阿洋选博士论文课题时没懂得导师的意图,论文没写好,担忧毕不了业,压力大因此跳楼自杀。

  目前,中大校方正在做善后工作。

  心理专家:高知群体往往心理蒙受力较弱

  对博士生跳楼事件,广东精力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剖析称,高知群体往往要求更加完善,掩盖自我低微心态,心理蒙受才能相对软弱,性情内者还缺少和社会的沟通自动性,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极端情感。博士跳楼自杀也不是一时的事情,是有情感基础的,或许他本身就有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情感积聚,一旦有诱因的激发,心理蒙受不了就会走向极端。

  贾福军说,毕业论文对于一个博士来说很重要,可能因为个人经济原因、公司签约等原因焦急毕业,但论文过不了关,毕不了业,会造成繁重的心理压力。导师对博士的要求比较高,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达到导师的期望值,导师有必定的责任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安排的课题应当与学生的才能相称。学校也有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时。同时,博士生频频自杀,也应当引起社会的反思。

  新闻链接

  近年中大博士跳楼事件

  ●2008年4月5日,同样是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一名34岁的女博士从校内第一宿舍楼七楼跳下,当场死亡。调查人员在宿舍七楼一间宿舍门口发现一块留言板,上面之前的留言被擦去,添上了这样一段话:“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其他人都回家祭祖,我在这里祭奠我自己,活着的人就是等死,死了就是摆脱。”

  ●2009年11月27日12时许,中山大学在读博士李海深抱着爱犬,从东莞沙田活气粤港小区7楼跳下,当场身亡。李海深27岁,中山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生。2009年7月中旬曾到新加坡留学了约4个月,11月中旬才回国。其姐姐称,李海深由于科研项目问题,被导师批驳了一顿,背负着极大的心理负担,他的女友又在这时候提出分别。学业和情感的双重挫折,让李海深精力几近瓦解,因此自杀。(信息时报记者 罗阳辉 实习生 林飘娟 摄影记者 何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