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当今大学校园之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去哪了--中国国情
2011-05-04

当今大学校园之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去哪了--中国国情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想,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这样的旋律,为所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过大学的人所熟习,对于他们来说,“睡在上铺”的兄弟姐妹,是大学生活中最名贵的回想。

  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室友却似乎不会再成为一辈子的朋友,甚至在4年的岁月中,与自己同寝室的兄弟姐妹沟通都越来越少,他们不再卧谈,不再无话不说,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脑、手机、IPAD……

  各忙各的,“卧谈会”不再来

  《读库》主编张立宪回想起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一个症结词是“卧谈会”:“有人说大学是一个人造就人生观的症结时代,而造就人生观的症结场合,就是在熄灯后的床上。同宿舍的人海阔天空地聊着,各种观点的交换,不同性情的碰撞,最后结出成熟的人生果实。”

  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沈仑的心目中,那时的大学寝室没有电脑、电视,大家最爱好的活动是看书和聊天;除了评论男生女生和自己的故乡,讨论哲学和现代诗也是当时的风行。那些“睡在上铺的兄弟”,都成了自己一辈子的朋友。

  老狼、叶蓓、沈庆、小柯、高晓松,是他们最熟习的名字,“英俊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几个爱情诗人,几个流落歌手”,小柯《冬季校园》中的歌词,是当时的校园景致,也是寝室卧谈会热烈探讨的话题。

  “现在寝室还有‘卧谈会’吗?”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这个问题,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却表现已经很少,现在几乎不聊了。

  北京科技大学的王菁表现,就算有时会和室友卧谈、夜聊,也不会像高中时那样,暗恋的男生、讨厌的老师、家里的烦心事等等什么都说,更不会把最底层的心事说给室友听,“聊也都是瞎聊,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喜好都有差异,性情、观点也不一样,就懒得说了。”

  寝室同学各自劳碌的生活,成为不再卧谈的另一个理由。复旦大学大二学生小陆所住的寝室里有4名同学,一个忙于竞选学生会部长,为学生活动经常忙到夜里两三点;一个筹备出国,每天夜以继日地背GRE单词;还有一个作息时间相当规律,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起,寝室无暇举办“卧谈会”。

  “回到寝室根本没心境再聊天”,大三学生杨子说,今年下半年,大家都要开端找工作,为了给求职积聚资本,现在寝室同学都是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忙着实习,每天累得要命,实习完回来通常都已经晚上九十点了,还要处置学校的事情,连话都顾不上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