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过程比课程本身更重要--中国国情
2011-05-01

  当人们还津津乐道于去年底上海学生在PISA测评中,浏览、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评价均列全球第一时,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微博)却泄漏了一个不乐观的消息:组织PISA测评研究项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同样做过一份对未来创新人才的预测。圆形饼图中,美国约占25%,中国大陆只能在最末尾的“其他国家”渺小板块中才干找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造就不出一流人才?”26日,全国优秀高中与高校连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为“钱学森之问”迷惑揪心的,不只是大学教育工作者,还有来自全国的中学校长们。

  “考的是会不会,不是行不行!”

  每年门下大量学生进入北大、清华,作为京城名校掌门人的刘长铭却并不快活。自称“教育悲观论者”的他,担忧造就不出未来对人类发展有影响的创新人才。

  “我们已进入高等教育民众化阶段,如果说以往高考(微博)测试考生是否有入学资历,现在则应测试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专业。”刘长铭以为,同一套考题的统一高考,已越来越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刘长铭曾认为学科比赛是不坏的提拔方法,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一位长期负责比赛的大学教授传授机宜:参加物理比赛,学过大学物理电磁学与力学,得奖概率就高;搞化学比赛,把大学构造化学等课程啃一遍,得奖更容易,“考的是会不会,不是行不行!”一席话让刘长铭语塞。

  中学校长们真的不怕考试?

  “美国教育从来不谈创新,但处处体现着创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还记得第一次异国考察时,简直不敢信任美国AP课程如此上课。老师不重视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浏览,课堂上活泼讨论核心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AP课程分为3个级别、9个层次,对最优秀的学生上不封顶,其他孩子则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相应程度。

  “课程本身也许并不重要,但课程实行进程很症结。”在刘长铭看来,学习是脑神经构建进程,发明是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长期处在被动学习、还是自动发明状况,将对脑神经的构建方法产生重要影响。

  但真正撒手的校长也有懊恼。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有个叫赵柏闻的学生,初中就表示出科研方面的过人禀赋,高一时追随中国农科院教授参与实验研究,高二时得到刘校长许可,放弃学业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现已是项目负责人的赵柏闻,参与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刘彭芝曾经花了几个月时间与京城名校接触,结果它们都表现无法突破大学招生的硬性规定,因为赵柏闻没有参加高考。吉林大学附中校长崔贞姬也很愁闷。她很清晰学校应该为特别学生发明适合环境,但事实是,不少在某些学科冒出来的孩子,终因担忧无法通过高考进入相干专业,最终放弃钻研,又回到既定轨道。

  “关起校门,校长就是国王;关上教室大门,老师就是国王!”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微博)教授疾呼,好的教育者不应害怕考试,别为考试所累。但中学校长们又有多勇敢量?

  大学能不能实现宽进严出?

  “中学与大学的连接以及创新人才的造就,症结还是要解决提拔机制问题。”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处处长蒋一教授有些无奈。而在刘长铭看来,“既然无法为学生进入上一级学校发明更多方法,那能不能斟酌宽进严出呢?”

  刘长铭告知记者,人的成长有一个瓶颈,我国孩子的瓶颈在高中毕业。以此倒推,这个瓶颈会严重影响一个青少年12至18岁的成长经历。“据我了解,现在奥数开端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也分起快慢班,这个瓶颈大有下移的趋势。”

  刘长铭表现,如果以是否毕业、而不是上不上大学为人才提拔的尺度,不仅客观上能让更多青年人进入大学,而且将对大学阶段的学术风尚产生革命性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专业创新动力更多表示在接收完大学教育之后,这无疑对大学教育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未来的创新人才,大学所给予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毕生发展的动力。

  刘长铭说,“如果孩子在12至18岁能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如果大学能对人进行更好的塑造,并传递给学生一种真正的创新动力,那拔尖人才才有破土而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