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 创新培养与区域教育发展--中国国情网
2011-04-26

  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和温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于2011年4月23日~2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著名中小学校长汇聚鹿城,环绕“人才造就模式创新与区域教育优质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刻探讨。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厅的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傅国亮等为大会做主题报告;部分地区教育局局长、中学校长分离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论述各自的观点和经验。全部与会者还就“教育局长的人才观和质量关”、“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才造就模式创新”等问题和与会领导、专家进行了深度对话。除此之外,“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验区”启动仪式也同时举办。

  会议以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行,宽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广泛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主体位置得到进一步凸显。倡导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引导、强化创新精力和实践才能造就已经成为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行,我国教育又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但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全面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刻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法的快速改变,都对人才规格和质量提出了全新要求,而目前的人才造就模式还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突出表示在:教育的内容、办法、手腕依然陈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步履维艰;重考试分数、轻身心发展,重知识积聚、轻习惯和才能养成,重外在灌输、轻自动探究,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的问题依然广泛。我国事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因此,人才造就模式亟待创新。为了进一步引发全社会对人才造就模式创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大会还慎重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了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倡议书。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走进温州市的部分学校,就温州市人才造就模式创新进行了现场观摩并举办座谈。经过两天多的研讨交换,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于4月25日胜利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对于推进我国人才造就模式创新,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目前教育界最具威望的学术论坛之一,“京师教育论坛”致力于为教育范畴的思考者和实践家们搭建一个交换思想、共享智慧的平台,开辟一条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著名专家进行深度对话的渠道。论坛题目由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题写,此外,顾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刘川生研究员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光亮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在线、搜狐、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等媒体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