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武汉奥赛越禁越热 小学生一天赶考两场--中国国情
2011-04-11

  今年1月,武汉市唯一一个公办性质的小学“奥数”比赛项目“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被正式从比赛目录剔除;今年3月,武汉市教育局宣布:严禁把社会性学科比赛(如小学“奥数”比赛等)成就与民办学校入学挂钩。禁令“余温犹在”,小学奥赛市场却越来越热。昨日,武汉市约有3000余名小学生赶考“老愿望杯”“惟乐杯”两项数学比赛,许多孩子一天考两场。那么,江城小学“奥赛热”背后到底隐蔽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小学奥赛上演“车轮战”

  昨日上午9时,在中国地质大学汉口分校校园内,“愿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即“老愿望杯”)、“惟乐杯”全国数学与生活邀请赛同时开考,不同的是年级不同。“考了一天,上午考"惟乐杯",下午考"老愿望杯",人都考晕了。”考试停止,得知可分开考场,常青一校6年级小学生张浩(化名)抓起书包就冲出了考场。

  记者了解到,“老愿望杯”“惟乐杯”均为武汉一家培优机构承办。其中,“惟乐杯”奥赛是今年首次大规模组织竞赛,从汉口赛场部署表来看,参赛人数多达1100多人,仅小学3年级就有203人参考。“租一处场地,搞两场考试,3—6年级小学生分时错开考。一天之内,小学奥赛上演"车轮战",可把孩子"考苦了"。”黄陂街小学一位家长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小学奥赛有“低龄化”趋势,不少3年级小学生也加入奥赛阵营,加上参考学生、送考家长太多,每场考试停止频频上演“手机寻人”。“老爸,你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你?”“儿子,你下来了么?”……数千家长、学生混淆在一起,人们不得人利用“手机寻人”。

  “我把我的手机给儿子了,等他考完后,直接打电话到他妈妈的手机上,就能顺利找到我们了。”大兴路小学一位家长说。另一位老奶奶因考后找不到孙女,吓得双腿发软,险些瘫倒在地上。“下次还让他父母来送考,这么多人来赶考,我生怕把她弄丢了。”她说。

  12岁学生连考11场奥赛

  每年3月、4月,是武汉市的小学奥赛月,今年同样如此。从3月6日开端,到4月16日,每个周末或假期都有奥赛。奥赛主办方好似磋商好的,没有一场竞赛时间相撞。“每个周末都有小学奥数比赛,即使连法定假日清明节也不例外。”在赛场外,育才小学一位家长肖妈妈翻开“奥赛日记本”,上面特意标上每个奥数的比赛时间。“小学奥赛月终于快过完了,下周还有最后一场华杯赛。”

  记者在肖妈妈的日记本上看到,3月6日是数学资优生测试,13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数学比赛,19日是新星杯,20日为创新杯,26日是学用杯,27日是新愿望杯,4月5日是省奥赛,10日是“老愿望杯”和“惟乐杯”,16日是华杯赛。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小学奥赛共有10场,全体是民间赛事。“为了多拿奖证,除了"走进数学王国"外,10个民间奥赛全体给孩子报了名,有的赛事分为初赛和复赛,这样算来,读六年级的孩子要参加近20场竞赛。”肖妈妈说,这两个月,她和女儿都觉得“很苦楚”,但为了升学加砝码,只好忍了。“三年级造就兴致,四年级打下基础,五年级开端冲刺,六年级收获成就。”肖妈妈说,女儿从三年级开端在外培优奥赛,依照16节课400元计算,一年的培优费是1600元。六年级这一年,为了孩子能多拿点奖,分离参加了两个培优班,到目前为止,已经花了3000多元。寒暑假参加“一对一小课”培训,200元一次,前前后后一共也投了近2万元。“这还不包含材料费、参赛费,来回接送孩子学习的费用。为了奥赛,我们付出了大批的精神和财力,孩子也是不堪重负,她才12岁呀!”

  许多学生成“陪考生”

  昨日上午,记者透过窗户在一楼某考场内看到,四五名考生在考场内交头接耳、左顾右盼;考试停止的铃声还没响,有的考生已在走廊上来回走动,家长则在窗外跟考场内的考生打着召唤。考罢后,一女生笑道,“我们考场都闹死了,结果,监考老师还望着我们笑。”

  昨日下午2时许,开考仅仅30分钟后,记者透过窗户查看一楼某考场,有近三分之一的考生成“陪考生”:一间40余人的考场有3人缺考,4名小学生趴着睡觉,最后一排一名女生盯着试卷发愣,中间一排两名男生拿起小刀和笔做“模仿机枪扫射状”。“都是邀请赛,考场制度一般都不会太严厉,监考老师好像也是大学生。”考场外,一位家长刘先生说。“每个周末要培优,还要做奥赛题,昨晚就是做得太晚了,今天考起来没精力。”大兴路小学邓捷一边走出考场,一边嘟哝着嘴说,他学奥数是看到班上许多同学在学,加上父母也发动他来学,“其实,我对奥赛没太大兴致,最感兴致的是画画。”“奥赛的难题、偏题,只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多数小学生没有多大意义,得益的只是借机在孩子身上赚钱的人。”一些社会人士呼吁:奥数等比赛弊大于利,相干部门应制止其继续举办。

  考生为何越禁越多

  那么,为何小学奥赛屡禁不止?在教育部门严令之下,今年,民间还新增了一项小学奥赛,且人数呈上升趋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家长们都积极带孩子参加竞赛,但不少人表现,他们并不赞成孩子从小参加奥赛培优班,“没方法,都是被逼的。”

  家长们告知记者,奥赛培训班的获奖证书已经成了一些著名初中的敲门砖:某中学只认某杯,某某中学只认某某杯……孩子叫苦,家长叹气,如此恶性循环何时才是止境?汉口的黄女士建议,“要么封杀奥赛,要么恢复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只用考一次就行。”

  “按规定,小升初说的是撤消了统一测试,但偷偷摸摸的各种考试更多了,用来证明孩子成就的小学奥赛也多了,孩子反而更累了。”黄女士说,她的孩子也加入了培优大军,“他每天做完老师安排的作业,还要做奥赛练习题,经常参加各类比赛,实在太累了!”

  昨日,武汉某初中校长表现,因为武汉市严禁举办“小升初”提拔考试,为招到优质生源,不少学校依托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各种比赛揽才,包含数学比赛证书,家长们所说的“名校招生看奥赛获奖证书”的现象确切存在。

  一名“奥赛”教练也告知记者,培优机构之所以热衷举行各种赛事,是因为可以从培训中分得一杯羹。据不完整统计,近几年来,武汉市每年小学毕业生为7万人左右,而每年参加各类数学比赛的小学生达3万多人。

  奥赛成就不能挂钩“小升初”

  昨日,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现,“小升初”不得将奥数等比赛成就作为升学依据,初中学校委托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学科才能测试,或通过其比赛成就挑选生源,均属于违规行为。“教育局已发出通知,任何社会办学机构供给的学生考试成就,均不得与民办学校入学挂钩。”

  “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行政手腕,叫停奥赛较难,培训市场在短时代内不会降温。”汉口一位奥赛教练表现,作为重点中学而言,优质生源是其“性命线”,即使培训机构不组织大型比赛活动,重点学校也会委托培训机构组织所谓的“测验”,物色具有数学禀赋的学生。

  如何真正叫停奥赛?武汉市教科院一位专家以为,只有彻底斩断奥赛和升学的利益关系,并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才干让学生和家长不再把奥赛当作“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