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教育部谈职业教育:让学生有更好就业质量--中国国情网
2011-04-08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控制必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部2011年第4次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特殊强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基础才能建设很重要,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很重要,但最根本的一个方面是制度建设。而在当前同时面临社会经济构造重大转型和大学生就业难、技术人员缺少的局势,教育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有怎样的考量,《中国新闻周刊》和葛道凯有了一次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待业人员技能缺少、高级技术人员缺少,这给职业教育供给了一个很大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对于缓解这个问题教育部门有怎样的规划?

  葛道凯:2010年,我们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修订后的《目录》主要目的是促进五个对接:一是专业与产业、岗位和企业对接;二是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历尺度对接;三是教学进程与生产进程对接;四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历证书对接;五是职业教育与毕生教育对接。我们还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方法(试行)》,在专业设置条件、程序和管理的职责分工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相干工作进行指导。

  对职业教育来说,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理论上只要是社会成员,要走向社会,养家糊口,都应当接收职业教育。再者,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的人,随着技术的提高,也会落伍于生产技术的须要,他也须要不断地学习进步。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一是规模,所有社会成员都要不断地接收职业教育;二是质量,要尽力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和现实生产须要相匹配,不能落伍,也不能超前,否则他毕业后找不到岗位。2011年,我们也是环绕(规模和质量)这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但谈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一般会以职业教育为学习的模范,因为在职业教育就业方面似乎做得比较好,你以为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葛道凯:2009年,(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可以说,就业率已经不再是职业学校的重要问题。职业学校,特殊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问题,已经从关注就业率上升到关注就业质量。下一步我们的尽力方向就是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质量。

  2010年我们举行了五场教育与产业的对话,在学校、企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一个基本的理念是校企要合作,学校和企业在同一个屋檐下讨论问题,像做生意一样,有什么产品,有什么须要,大家坐下来谈,这是我们对话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动身点。

  2011年会继续举行12场对话活动,使学校和企业不仅会晤,还会进一步丰富对话内容。我们的目的是在某些方面能够进行深刻的探讨,为开展本质性的合作搭一个真正的平台。

  中国新闻周刊:今春,关于“招工难”的报道似乎比以往还严重,专家和学者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是“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多余向缺乏的转折点),这会不会影响到本来已经严重的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你怎样看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

  葛道凯:中国事不是到了刘易斯拐点,这个问题本身也在讨论之中。我的断定是,如果中国到了“刘易斯拐点”,中国的职业教育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刘易斯拐点”之后,随同着的一方面是劳动力缺乏,同时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因为为了招到人,工资必定会上涨,涨了工资以后,意味着我们的劳动力要发明更多的价值,企业才会聘请。这个价值来自哪里?来自教育,最直接的就是职业教育。我信任各级政府会投入更多的精神去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行业也会更加关注职业教育。


  我自己领会,“招生难”实质上反应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一对矛盾。我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世界上500强企业这几年到重庆投资,我们最早的假想是这些500强企业确定对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个大的拉动。从去年开端,这些企业开端陆续投产,但他们对劳动力需求90%以上须要的是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须要的劳动力大批是中等及中等以下,但是老百姓的期望值更多的是放在更高的层面。所谓“招生难”实质上是认识的错位,当然认识的错位须要社会发展阶段的调整,也须要社会各界包含媒体对全部社会的宣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