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儿童用药成人化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02

   记者近日在多家医院、制药厂调查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0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儿童药物剂型仅有60多种。一些儿科专家反应,儿童专用药品缺少,儿童用药成人化现象较为广泛,这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成人化用药,隐患大糟蹋多

  冬春交替时节,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多。记者近日访问长沙几家医院,发现儿科挤满了挂吊瓶的患儿。不少家长反应,把成人药片掰开服用已成为给孩子吃药的“通例”。

  家住邵阳洞口县的李和贵每次带患有多动症的女儿来湖南省儿科医院看病后,都要带几大包药回家。他告知记者:“不到指甲盖大小的一片药,得平均分成两份甚至四份来吃,太不便利。我有时也控制不好量,怕给她吃多了中毒。”

  “由于儿童专用药匮乏,医生给儿童用成人药依照儿童的年纪、体重、体表面积等折算,有些片剂要分成1/2、1/4甚至1/8给儿童服用,很多家长控制不好剂量,安全隐患大,糟蹋也不少。”湖南省儿童医院大内科主任王希勇介绍,一些药品上市前可能未经过儿科试验,导致儿童用药剂量不明确,引起不良反响甚至死亡;或导致给药剂量不足,使治疗无效;或由于没有适合儿童的剂型,一些有疗效的药品无法用于儿童。

  王希勇告知记者,儿童年纪越小,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越不完整,药品的不良反响越易导致器官和组织发育障碍,发生严重不良反响。比如用于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有片剂、也有醑剂(液体),一些家长选择片剂,孩子服用一旦过量,有导致儿童心率失调的危险,也曾发生过小儿服用地高辛过量、中毒死亡的事件。

  湘雅三医院儿科主任赵玲玲说:“几乎50%的家长在带孩子来医院之前,凭经验给孩子服过药。儿童吃成人药,小病成大病,这种情形不少。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特殊是婴幼儿肝肾发育不完整,排毒功效差,一些成人药用在他们身上,极易涌现毒副作用。比如用于小儿退热方面的部分成人药里含有大黄,成人可能不是很敏感,但小孩服用会引起腹泻。”

  儿童的肝肾功效发育不全,在涌现不良反响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国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报告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响发生率平均到达12.9%,其中新生儿是24.4%,而成人是6.7%。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副主任陈光建说,儿童越是年幼,用药不良反响越严重。

  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叶永康告知记者:“多数注射液没有适合儿童的剂型。目前药厂生产的静脉输液多为500毫升,而儿童所需剂量一般是100到200毫升。医生开了处方后,护士只能将过剩的部分倒掉,然后再配药,不但增长操作的工作量,而且造成药物糟蹋。有些黑诊所、小诊所为了不糟蹋注射液,将剩余注射液留下来再次使用,极易导致患者沾染。”

  儿童专用药品匮乏、断货

  儿童用药成人化的背后是儿童专用药的匮乏。我国儿童约占总人口数的20%,但属于他们的药物只占总药品数的2%。

  湘雅三医院专家介绍,秋冬季节,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占了儿童患病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儿童可用的止咳化痰药物缺少,医生觉得无奈。

  “一些家长以为儿童服用成人药止咳并无大碍,但家长并不了解,这将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镇咳药物治疗有痰咳嗽时,易造成痰液堵塞气道,引起严重不良反响。镇咳药服用过量会克制呼吸中枢,是很危险的事情。”赵玲玲医生说。

  据统计,市场上90%的药物缺少儿童剂型。“现在的状态是药厂一盒盒装药,医院进药后马上一盒盒拆开。”赵玲玲介绍,一些药效奇特的药品如地高辛、西地兰、氨茶碱等,少有适合儿童的剂型,临床上很难控制用量,致使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药品常常供货不足,让我们做医生的有时面临无药可开的为难局势。”赵玲玲给记者举了个例子,30%的儿童由于缺少维生素D,发生佝偻病,急需补充维生素D,但治疗佝偻病的注射剂与口服液经常供货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维生素D利润低,一瓶维生素D的价格在2块钱以下,一些制药厂不愿意生产。

  赵玲玲说:“一些药厂将维生素D与维生素A制成合剂,就是所说的鱼肝油,价格会涨至100多元,但对于治疗佝偻病疗效甚微。这样的情形很多。比如儿童缺锌,会引起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发育,但供医生选择的补锌的合理药物很少。一些广告满天飞的补锌口服液属于保健食品,不能取代补锌的药品,价格还贵。”赵玲玲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引导药厂生产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药品,并保障其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专家呼吁量身定做儿童药品

  专家以为,儿童药品研发遇“为难”、儿童药品临床经验缺少、制药厂生产儿童药品利润低、报批难等,都是儿童专用药匮乏的原因。

  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副主任陈光建告知记者:“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定,不许可18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药品临床试验,最易发病人群须要临床试验数据支撑,但他们不适合做药品受试者。这个矛盾是世界性的,正在引起一些国家的看重。”

  据北京市药监局网站发布信息,2007年1月26日,欧洲实行了新的《儿科药品管理规章》,规定申请新药必需提交儿科研究计划(PIP),以保证产生必要的数据和开发程序。这些数据将决定该药品是否批准用于儿童。《规章》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法律框架内引入药品“儿科研究计划”,确保用于儿童的药品研究工作成为药品研发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并将其整合至成人药品研发计划中。“儿科研究计划”包含药品研究的时限和研究办法等,用以评估在不同儿童群体中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药品更易被儿童接收和使用。

  湖南中和制药有限公司是湖南为数不多的儿童制药公司。公司负责人叶剑南告知记者,在儿童药品的开发中,寻找儿童受试者往往比较艰苦,所以儿童专用药市场中,仿造药品越来越多。此外,儿童药品新产品投入高、开发周期较长;儿童专用药相对成人药生产的批量小、包装工艺相对庞杂、通用性不高、市场需求具有季节性变更。因此,不少制药企业不愿意生产。

  由于肌肉发育不全,一些儿童不具备肌肉注射的条件。赵玲玲建议:“可以采用雾化吸收(呼吸道吸收)的方法辅助其吸收药物,但只有不到1%的药品说明书注明了可以用雾化吸收的方法辅助儿童吸收药品,即便这样,我们也还是不敢用。”赵玲玲以为,药品儿童临床经验不足是儿童专用药匮乏的原因之一。

  “许多药品没写是否实用于儿童,不良反响也不明确。”赵玲玲告知记者,“湘雅医院作为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其他科室的医生经常受邀参与药品临床试验,但我从未接到过任何一家药厂对于药品是否实用于儿童的临床试验邀请。”

  专家建议,确保为不同年纪段儿童供给更好的药物,促进儿科用药的研发和可接收性。同时,应积极研究我国的儿童基本用药目录和儿童用药临床指南、处方集,指导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