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房地产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楼市降多少才能引发需求?业内:应在10%-15%间--中国国情
2011-06-16

  调控紧而不松,已渐渐将不差钱的开发商逼入资金链紧张的泥潭。在银行和众多融资渠道被卡紧的大背景下,降价销售已经成为许多楼盘回笼资金的最好方法。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很可能涌现显著松动的迹象,而这个幅度到底是多少?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10%—15%。

  限购令撤消

  可能性不大

  在许多开发商看来,“双限政策”是楼市低迷的最症结因素。而它们的撤消,也是开发商最翘首以盼的。

  不过,业界一种比较广泛的观点是,以限购令为代表的此轮调控短时间内不会撤消。何时撤消?要看保障房建设进度。这种观点以为,限购令是为了给保障房建设争夺时间,如果在保障房还没有到位的情形下撤消限购令,房价确定会上涨,从而引发社会问题。而最近出炉的保障房半年报显示,保障房开工面积仅3成,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限购令今年撤消可能性不大,甚至有可能延续到明年。

  但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双限将一大量投资投机需求驱赶,刚性需求也受到了宏大影响,销售不畅,资金回笼速度非常迟缓。记者在采访进程中了解到,杭州不少著名房产公司1-4月份的销售额,还不到全年计划的30% ,而业界共识,下半年销售会更难。

  之前作为开发商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门槛也越来越高。特殊是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很难在银行贷到资金,而存款筹备金率不断进步,更是让这些企业的资金状态雪上加霜,甚至有开发商不惜以高息向地下钱庄贷款,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涌现卖股、卖地、卖项目现象,筹集资金动作频频。

  与此同时,开发商在上市圈钱等途径上被卡得越来越死。而之前开发商比较青睐的房地产信托,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融资成本也已经高达12%至17%,这让一些房地产企业还款风险加大。

  资金链紧张,怎么办?在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所所长赵杭生看来,降价销售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全部市场都预期房价要跌,如果开发商满足了这个预期,那么还是会有一部分购房者会进场。赵杭生以为,目前在买房的基本上是刚需,而他们只占到真正要买房刚需的一半左右,如果价格再降一些,他估量成交量会至少翻一倍。到那时候,市场的供求关系会相对平衡。

  降多少价才干引爆需求

  那么,降多少才干刺激市场需求,促进销售呢?

  昆仑置业集团副总裁蔡阳的观点算得上比较激进,他以为,低于20%的降价是无效促销。

  “在银根紧缩环境下,房企回笼资金的唯一渠道就是销售,而在目前的大环境看来,降价销售是必由之路。但降多少才有效?”蔡阳以为,现在的问题是开发商有了2008年的教训,不敢贸然降价,只能将蓄客的时间延伸些,尽量多聚集些客户,再来开盘。目前贸然入市,只怕供大于求。大家都在张望,看看谁先迈出第一步。

  而业界对降价幅度一种比较广泛的意见是10%—15%。他们以为,如果降到这个幅度,很多需求会被引爆,购房者纷纭进场,市场就会形成羊群效应,成交量慢慢上来,最后影响到供求关系,支持了价格,房价再要下跌就比较难了。他们以为,20%的降幅应当是个极限。

  那么,为什么是10%—15%,而不是更少或者更多?事实上,新近一些热销楼盘的定价,也很能说明问题。

  比如中海紫藤苑,虽然算不上严厉意义上的降价,但它采用剔除精装修价格的方法,的确下降了总价,以2000元/平方米的精装修价格计算,相对之前16800元/平方米的定价,下调幅度在12%左右。又如临平楼盘贝利珑昕泽第,折后均价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相对周边12000元/平方米的市场价,降幅约在17%左右。从它们热销结果来看,购房者以为这样的定价显然还是有吸引力的。

  而从许多售楼处现场传来的消息看,目前许多楼盘的折扣一次性付款基本上在9.2折以上,但销售得好的并不多,而这样的折扣显然无法激发意向客户的需求,它们还须要给购房者让利更多。

  高档房降更多才有市场

  采访进程中,业内人士纷纭表现,在“降价促进销售”的策略中,刚需楼盘更有优势。

  杭州城东某高端楼盘的相干负责人表现,目前对自己这样的楼盘来说,降价似乎并不是什么特殊好的方法,因为困扰楼盘的硬伤,不是房子价格过高或者购房者对楼盘品德不满意,而是很多人被消除在了买房者队伍之外,失去了购房资历。即使降价了,这部分人还是买不了,而普通购房者,还是买不起。

  据了解,该楼盘目前在售的房源面积广泛较大,总价则在1000万元以上。调控几个月后,楼盘鲜有成交信息。

  而相对来说,刚需楼盘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价格下来,还是会逐渐有购房者入场。

  对此,赵杭生也表现,高档房受市场的考验更大。首先,高档房的客群本来就小,能够蒙受得起高房价的购房者本来就少;其次,这部分人买房是为了改良、投资或者是保值,对于住房的急切性不是很强。而现在,又受到限购政策的制约;另外,目前民间借贷的利息非常高,而房价预期并不乐观,想要让他们突破这重重阻碍来买房子,开发商须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赵杭生说,这并不意味着高端房降价就没有用,而是说高档房降价要有效果,须要更高的折扣。比如刚需盘可能只要10%—15%就能引爆需求,那么高档房有可能须要20%的降幅或者更高。他以为,高档房本身存在的利润空间就比较大,所以折扣的空间也要更大。资本是逐利的,只要高档房降价的幅度足够大,购房者能够获得足够丰厚的回报,还是会想法设法进场。

  他强调,其实等到市场回暖时,拥有稀缺资源的高档房上升幅度也会比较大,香港就是一个典范的例子,现在许多豪宅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1997年之前的水平。

  外来房企降价意愿更强

  采访进程中记者发现,本地公司和外来公司对降价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

  本地公司会因为经营多年的品牌因素、老客户因素等,不敢轻易挑起降价的风潮。

  比如滨江房产某负责人以为,公司不会因为后续几百套的房源销售,就义与前面几千位老业主的情感。

  而钱塘房产一位负责人也表现,公司多年以来的销售策略,就是从来不轻易降价。即使是在2008年非常艰苦的时候。况且目前公司资金链并不紧张,短期内不会斟酌大幅度降价的问题。

  相对来说,外来公司降价的步伐,会迈得更大一些。比如2008年的万科,2010年的保利,都属于其中的典范。

  对此,业内人士剖析主要是几个原因:首先,外来公司是全国战略,遵从全国兼顾斟酌,他们不会在其他城市都降价的时候,单单在杭州不降价。况且,杭州有可能只是其战略中很小的一部分,影响不了大局;

  第二,大多数外来公司的销售,都由代理公司来完成,后者更多地对事迹负责,考核的是回笼的资金,不会太多斟酌到品牌等方面的事情;

  另外,外来公司对降价更多地司空见惯一些。比如一位外来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告知记者,他们在深圳、广州等城市降价幅度更大,在杭州这一点,反而算不上什么。而杭州楼市房价相对照较稳固,本地开发商对降价的认同度虽然比前两年有所进步,但还是要差几个档次。(记者 吴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