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房价下降,且慢高兴--中国国情网
- ·河北省今年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江苏通管局联合省住建厅拟加大力推进
- ·房价强势 西安楼市面临调控纠结--中
- ·澳大利亚 第一季度全国房价指数季率
- ·网签首日 昆明成交156套商品房--中国
- ·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增加7000套 房价未
- ·重庆楼市:洋房将逐步淡出重庆主城核
- ·5日上海新房预售554套 增81套--中国
- ·中国重点城市第21周楼市成交量微涨
- ·海南开展房地产专项大检查 违法企业
- ·统计局:5月有3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
- ·标准普尔下调对中国房地产业评级 李
- ·“燕京华府”合同诈骗案一审开庭--中
- ·北京房价19个月来首次下降--中国国情
- ·南京春交会上探楼市走向 给力的降价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房地产中央地方博弈编年史--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09
苏福兵 陶然
地方增加联盟支撑了过去十年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惊人增加。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在为经济过热而担忧,并在2006年和2007年采用了一些强硬的调控措施。在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开端涌现降温的趋势。但随后,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决裂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却带来了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价格首次停滞增加。之后,中央政府开端了近10年来最大的干涉措施,之后刺激和调整措施实行,为我们讨论中央—地方博弈供给了很好的案例。
2008年秋到2009年12月
中央地方利益一致化导致过度刺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的冲击尤为严重。这导致了在2008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房地产价格增加速度下滑了10个百分点,压力之下,中央政府开端采用各种政策。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开端游说领土资源部和住建部撤消在2006年和2007年实行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要保持合理的高增加率。而过去最重要的增加引擎——出口,却看来难以施展作用。如果国内消费并不能有效缓解疲软,那么中央政府制订的经济增加目的将无法实现。
2008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在同一天发布专门针对房地产供给税收和利率优惠的通知。显然,这个刺激计划非常受房地产开发商欢迎。投资者和既有房产的业主也支撑这种刺激行动。
毋庸置疑的是,地方政府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受益者,所以,在中央各项政策出台之前,一些地方官员已经斟酌和采取地方的房地产业刺激计划。毫不奇异,当中央政府迈出第一步时,很多地方政府就以本地房地产受到特殊繁重打击为借口推出了更强的鼓励计划。
各地政策虽然本土,但核心思路却是雷同的:地方房地产市场疲软,须要更强的刺激政策。市场对这些政策及刺激信号反响敏捷,房价和地价在下个季度就停滞下滑,并在2009年第三季度发生正向逆转。
此时,一些信息已经开端显示,房地产业被刺激过度了,房价敏捷接近或甚至超过经济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2009年12月到2010年9月
中央地方利益分化和房地产调控
进入2009年末,房价开端失控,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泡沫带来社会和政治后果开端忧虑。中央政府发现,有必要采用一些下降和稳固房价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在表态中,并没有说房价应当下降,而只是应当克制过快增加,这显然反应了中央在此时基本上还愿望在房价增加和社会公正之间取得平衡。
第一轮的价格调整开端于2009年12月中旬及2010年1月初。房地产交易营业税的豁免期限再次进步到5年。二套房首付增长到40%,并需支付更高贷款利率。此外,还有一些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措施。银行也被要求紧缩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审批,政府还进步了预售允许规定。地方政府还被要求供给更多的保障性住房。省级政府领导被要求负起克制高房价的义务。
相比之前的房价调控政策,这些新政策确切要更进一步。然而,基本疏忽这些政策措施出台,市场的反响是进一步上涨。2010年一季度,土地价格爆炸性地增加了21%,房价也相应地增加了10.6%。压力之下,中央政府于2010年4月中旬推出了更加严格的政策,国务院发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表明了中央政府在克制房价上的明确态度。文件指出:“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固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长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调和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需充足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伤害性,认真落实中央肯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用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良和经济发展。”显然,在高层领导看来,房价已成为政治问题。但即便如此,政府也没有表现愿望房价降低,而只愿望遏制过快上涨。
这一次,政府采用了更多的措施。对于9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首次购置者,首付增长到了30%,二套房购置者首付达到50%,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0%。对三套房购置者,首付和贷款利率更高,在某些热门市场,甚至还制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如果购房者不是本地居民,他们必需有一年以上的缴税或缴纳社保的证明,才干获得银行贷款。这些措施意在进一步阻拦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和投机。除了16家主营房地产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78家央企被要求退出房地产市场。
虽然采用了这些前所未有的举措,但房地产市场的反响却相当庞杂。即使房价增加率不再像此前几个季度那么高,但2010年二季度的房价仍继续攀升。更重要的是,市场似乎开端对调控措施能否连续产生了不肯定性。尽管中央出于政治斟酌须要克制房价过快增加,但中央也同时极力保持房地产行业稳固发展,当时的情形是中国开端担忧世界经济二次探底。
但房产调控不力的主要原因还在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组成的增加联盟。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担忧中央调整措施可能过于激烈,并可能导致房地产部门衰退,地方政府可能面临财政收入下降的压力,而银行则有可能面临一系列不良贷款。地方政府所有的城市投融资平台和开发公司所拥有的土地确定会贬值,这样将无法筹措资金来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基于共同的目的,这些利益群体只有共同尽力减轻中央政策的影响。
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选择,是淡化在当地推行严格的中央政策。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之后,各级政府都开端起草他们自己版本的调整政策。即使三个月之后,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公布了本地实行细则。细心浏览这些政策细则,就会发现与2008年经济刺激方案在地方实行情形所存在的宏大反差。如前所述,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后,地方政府采用了远远超过中央明确授权的政策,而且很快制订了与中央支撑房地产行业和经济刺激计划一致的具体实行细则,而这一次,当中央调控房价的政策出台后,几乎所有地方政府都只是简略重申要贯彻中央政策,而几乎很少有要超出中央政策进行严格调控的进一步措施。
唯一的例外是北京。北京要求每个家庭只能购一套房。这比限制三套房贷款更加的严厉。但直到2010年9月之前,没有其他地区追随北京。实际上,一些房地产市场最热点的省市,例如广州、海南、重庆,甚至没有提及限制向第三套房贷款。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地区都强调增长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重要性,这确切是中央调整政策的一部分,但这只是众多调控政策之一。地方政府增长保障性住房之所以被提及,是因为它与地方政府增加和扩大利益多少具有一致性。
此外,一些银行躲避中央的调控,把第二或第三套房的解释放宽,这样就使得拥有多套住房的购房者还能贷到款。由于许多地方政府不承认他们“感冒了”,意即本地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过热,一些银行继续向第三套住房购置者发放贷款。
总之,在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之间的两轮房价调控中,一些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站在一起,共同躲避甚至阻碍中央调控政策。正如一位北京地产界人士在2010年上半年所指出的,“大家都看出来了,政府不会真的打倒开发商,打一下,要揉三揉。”
当然,在发现京沪深的楼市自2010年7月开端又涌现回暖之后,2010年9月底中央的政策进一步收紧。虽然这些新政策名义上还是在落实“国十条”,但在很多范畴实际上已超越“国十条”领域,作为2009年12月第一波、2010年4月第二波之后的第三波紧缩型调控,新政策要求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置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供给一年以受骗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这两条是全国“一刀切”式的政策,不再像“国十条”那样只要求房价过高城市有选择性地实施。同时要求各商业银行增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制止用于购置住房。
此外,新措施还要求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要立即研究制订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行细则。已印发实行细则的地区,要根据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给紧张的城市,要在必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固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与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义务。到目前为止,2010年四季度房价上涨的势头开端得到遏制,市场张望情感再次浓厚。
2004年到2008年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变软的催化剂
在此之前,从2004年开端到2008年底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期间,中央政府至少四次试图调控房价。2004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房价仍然以低于5%的增加速度稳固增加。但是,2004年第一季度,房价敏捷上升,增加甚至接近两位数。为稳固市场,中央政府开端推行调控政策。但不像最近试图直接收理房价的措施,当时的政策主要是管理和规范土地供给,因为当时广泛以为土地市场中存在太多的腐烂,并助长了投机和高价格。
但规范土地市场的措施并没有解决问题,房价上升速度达到了两位数。2005年5月,另一轮房价调控措施出台,除了增长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建设用地供给之外,还包含处分土地投机者,营业税也被用来当成管理房价的政策工具。此后,房价增加确切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5%以上的增加速度。中央政府发现这些政策无法实现掌握房价的目的后,就开端采用更强硬的政策,强迫规定住宅用地的供给比例,以及商品房比例甚至面积,税收和利率调控手腕都被应用起来。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地产行业的调控名目繁多,先后出台了121文、新老“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等政策,包含推行招拍挂,掌握土地供给和推动经适房与廉租房建设等,并首次祭出撤消房贷优惠利率、进步购房首付比例、加息、对二手房交易征收交易税等金融财税手腕。
尽管实施了这些干涉措施,房价上涨速度仍在高位运行,甚至涌现了越调越涨的情形。特殊是从2006年年底开端,随着流动性增长,加上招拍挂大规模推行,各地不断刷新“地王”纪录,涌现了地价、房价追涨的局势。尽管央行2007年前后持续四次加息,均未遏制房价急速上涨之势。到2007年第二季度,价格再次脱离掌握。2007年9月份,中央政府进步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之后却发现价格增加速度攀升到了两位数。
因金融危机的原因,房价增加速度终于在2008年降低到了5%以下。如一些政策剖析家所说,中央政府在克制房价增加上的政策有点像“法国薯条”,刚出锅时又脆又硬,但过一段时间就变软和易嚼,让这些政策变软的催化剂就是地方政府。插图/刘飞
[苏福兵系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政治学系教授、陶然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
- 陈玮:中国企业走到高精尖需要时间历练--中国国情
- 地产巨头的狂欢与民生之痛--中国国情网
- 首套利率回归基准相当房价九折--中国国情网
- 沪最低工资提至1450--中国国情手册
- 万科启动赔偿--中国国情网
- 中国网事:“大限”将至,“路桥费”何去何从?--中国
- 香港地产巨鳄郑裕彤隐退 接班人施行内部重组--中国国
- 两部门召开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协调组第二次会议--中国国
- 我市首次以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中国国情手册
- 国内10多个城市及部门微调楼市政策--中国国情
- “过快上涨”已遏制 “合理回归”须加力--中国国情
- 最高法要求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中国国情网
- 严格质量管理 确保分配公平--中国国情
- 广东中山:放松“限价令”背后有何含义?--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