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四川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300余名施工人员投石补路抢修213国道--中国国情网
2011-07-07

  大型机械挖泄洪槽引导岷江水分流从而减轻对左岸国道213线的冲击

  挖●10台发掘机对泥石流壅塞体开挖泄槽洪槽,以使江水归位

  进●昨日12时,泄洪浅沟已达到200多米长,展山洪已有部分被引了过来

  昨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赶往国道213线汶川罗圈湾段现场。前日交通部门肯定抢通方案后,这里的施工已紧迫展开。

  右岸泥石流壅塞体的龙口上,十多台发掘机挥动铁臂,全力开端拓龙口施工。施工抢险队负责人说,拓龙口是抢通的第一套任务,计划在壅塞体上先挖出一条泄洪槽,然后引导岷江水从这里分流,从而减轻对左岸国道213线的冲击。

  连夜开工机械人员赶工抢进度

  10时过,华西都市报记者赶到罗圈湾,此时这里已变得异常忙碌,道路上停满了几十辆工程车、装载车。在现场的四川路桥集团董事长孙云介绍,在肯定了罗圈湾段抢通方案后,他们作为施工方已经连夜从全省调来施工机械和人员,组成抢险突击队,进场开端紧张的抢险施工。

  孙云说,昨日3时,100多台机械设备、300多名施工人员抵达现场,立刻开端施工。首先,发掘机对泥石流壅塞体开挖泄洪槽,以使江水归位,便于下一步的左岸填路堤。今天起,还会有更多的机械设备到场进行“总攻”,争夺最短时间挖开泄洪槽。

  挖泄洪槽10台发掘机一字排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已部分破坏的罗圈湾桥上,为了保护桥的桩基,一辆辆载重车把一块块六面体投入江中。在右岸的泥石流壅塞体上,10台发掘机一字排开,将泥石挖开,形成了一条浅沟。12时,

  这条浅沟已达到200多米长,高家沟的山洪已有部分被引了过来。

  施工方说,之所以赶工期,是因为未来几天的天气不是很乐观,所以他们要利用好的天气赶进度。汶川景象局预测,未来当地有大暴雨,可能引发泥石流,罗圈湾道路抢通工作面临施工安全问题。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余行摄影杨涛

  【人物特写】

  “家再远,我们也要走回去”

  都汶路罗圈湾的路断了,山坡上一直不停掉落石头。

  昨日10时,在漩口打工的蔡朝兵带着老婆和5岁小女儿“琪琪”,毅然踏上了回家路。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途中与他们偶遇,便邀请他们上车捎他们一程。

  交谈中,蔡朝兵告知记者,自己住在茂县南新镇牟托村,前天听老乡说自家房前宅基地也在泥石流中受损了。担忧家里的老人和大儿子,蔡朝兵便下定决心,必定要回家看看。

  以往从映秀到茂县,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如今,都汶路再次因泥石流中止,靠走,一家人要花上整整一天时间。

  “前面罗圈湾的路完整断了,根本不能过。天上还在飞石头,求你不要走。”望着执意走回家的蔡朝兵一家,都汶路上守关的交警张先生费尽口舌。

  顽强的蔡朝兵听不进去,虽然知道家里的老人和儿子都没有事儿,但他做梦都牵挂着他们。“如果不回家亲眼看看,我一天的心都不会踏实。”好说歹说,蔡朝兵一家又沿着布满碎石的都汶路上路了。他说,走到没有路的罗圈湾,一家人就爬山、翻防护网过去。在蔡朝兵看来,没有什么能够挡住他回家的脚步。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余行摄影杨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