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黑龙江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东北粮库库存下降或致国家丧失粮价调控能力--中国国情
2011-06-14

  《瞭望》文章:东北地方粮库调节力之忧

  前两年粮食大批外调后,东北国有地方粮库未有效补库。面对粮价连续高企,东北粮食调控才能削弱带来了潜在风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齐海山 褚晓亮 孙英 威管 建涛

  作为我国粮食市场最重要“蓄水池”的东北“粮仓”,由于受到国内粮食价格上涨、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农民售粮方法改变,以及去年政策性粮食销售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粮库库存偏低。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吉林省大部分粮库已经转制,粮食存储才能降低,中储粮部分直属库也面临补仓艰苦的情形。而在黑龙江省,2010年以来,部分国有地方粮库也难以完成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指标和任务,不能进行有效补库,一些粮库因无可供调拨的国家临时储备粮而涌现库存降低现象。

  剖析人士以为,如今南方省市旱转涝灾已影响作物生长和粮食生产,国有地方粮库应适时加强收储和生存才能,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相干专家向本刊记者建议,面对粮食供应涌现的新形势,品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保持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基本平衡的任务十分艰难,“应当从国内外两个市场来入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库存。”

  库存降低削弱调节才能

  在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本刊记者发现,部分国有地方粮库库存涌现降低趋势。一些地方粮库虽然拥有宽敞的场地和仓库、精良的设备和烘干机械,但大都处于闲置状况。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家粮库负责人介绍,该粮库的存储才能在20万吨左右,2010年国家虽然下达了临储粮收购政策,但由于临储粮的收购价格已经远低于市场价格,无法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没有收购临储粮,仅仅为其他企业代收了1.2万吨。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粮食主产区的民主粮库仓容在2万吨左右,加上露天的圆筒仓等储存方法,一共可储存5万吨粮食,但现已基本空仓。在吉林省的榆树市、公主岭、梨树、农安等产粮大县,本刊记者同样了解到当地部分粮库库存较往年减少很多,有的直属库甚至几乎是“零库存”。这种现象让粮食企业、粮食行业管理者很担忧,“今后万一涌现区域性粮食紧张问题,很难及时调运、调控粮食市场。”

  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粮库,本刊记者了解到,尽管经过几个月的补库工作,目前仍然是低库存现象。其负责人解释说,在1月份开仓收粮的时候,就遇到收购难的问题:一方面价格上涨快,国家制订的价格吸引不来售粮农民;另一方面,四平市周边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比较多,收购政策灵巧,大量粮源都吸引到深加工企业去了。

  “前几个月几乎是一粒粮食也收不进来,后来尽管情形有所好转,但补库形势依然不很乐观。”据介绍,这家粮库2008年~2009年收购临储粮160多万吨,但是到2010年10月份,经过跨省移库、竞拍等手腕,这个直属库变成了零库存。

  采访中,公主岭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杜兴中以为,现在玉米价格已经超过每公斤2元的“天价”,因为国内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如果价格再上涨,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国家就有可能拿不出粮食抛售平抑市场。因为全省的粮食库存已经所剩无几。但是目前中储粮补库也涌现艰苦,这个问题很让人担心。

  政策、体制影响粮库收粮

  2008年,在国家相干政策的指导下,黑龙江省部分国有地方粮库收购大批临储粮,但2009年临储粮开端被陆续调出。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突破1000亿斤。本该在这个时候适时补库,但由于临储粮政策无法和市场对接,很多国有地方粮库都没有收购临储粮,无法进行有效补库,国有地方粮库可供调拨的临储粮连续减少。

  由于粮食成熟末期敏捷风干,质量好,容易脱粒,去年黑龙江省秋粮销售时间广泛提前,当年10月份上市不久就敏捷达到销售高峰。到今年年初,一些粮库接到收购临储粮的指标和任务时,粮食市场售价已经很高。“当时临储粮的收购价要比市场价每斤低一毛多,根本无法完成临储收购任务。”一位地方粮库干部告知本刊记者,没有临储粮可收,又缺少银行贷款,补库谈何容易。

  本刊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缺乏银行贷款成为很多地方粮库补库难题。粮食属于大批农产品,购销粮食须要大批资金支持,银行贷款一直以来都是国有地方粮库补库的资金来源渠道。受国家相干政策影响,去年黑龙江省一些国有地方粮库没有得到银行贷款,有的粮库甚至持续多年没有得到贷款。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到粮库的经营,还会影响到粮库的生存和收储才能。

  业内专家以为,虽然国有地方粮库已改制,可以自主经营,但他们还多承担着国家临储粮的指标和任务,老人、老账、老粮的“三老”负担和债务还没完整消除。受政策和体制性因素影响,自主经营效益不好。由于粮库功效单一,收储粮食是其唯一的经营方法,越是没有资金,粮库发展越难,越没有贷款,这极容易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社会多元主体的介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但这些粮食多被加工企业收购,粮食深加工量逐渐增多,真正用于人们食用的粮食总量并不必定增多。”吉林省梨树县粮食局副局长刘德宽以为,部分粮库补库涌现艰苦应当是意料之中,全县具有粮食收购资历的经营者逐年增长,多元市场主体在粮食收购中扮演侧重要角色。

  以四平市周边区县为例,玉米种植面积在480万亩左右,总产量大约也就是250万吨,依照产量的90%为商品粮来算,大约有220万吨进入流通环节,在粮库入市收购前,当地的深加工企业已经收购了近70万吨,另外还有一些个体粮商也在收粮,满打满算农民手里的粮食也就是百八十万吨了,这还要看看粮库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

  充足利用“两个市场”

  多位受访的粮食系统干部以为,国有地方粮库库存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调节手腕。黑龙江、吉林两省是全国最大商品粮产区,如果这个区域的国有地方粮库库存连续偏少,必将影响我国调控粮食市场的才能,建议尽快适时补库。

  由于持续两年缺少资金收粮,部分国有地方粮库已经涌现经营艰苦的情形,长此以往将影响粮库的收储才能。黑龙江省一个拥有80多名职工的国有地方粮库负责人介绍说,如果敞开收购,土地使用税、职工工资等费用一年就接近200万元,收的粮少,挣的钱根本不够基本开支。

  本刊记者在黑龙江省采访了解到,一些国有地方粮库不仅职工发不出工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设备老化失修等情形也很多。长期如此,国有地方粮库固定资产可能受到破坏,收储才能受到影响。

  部分粮食系统干部以为,首先,银行应在秋粮上市之前评定粮库是否具有贷款资历。为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国有地方粮库应适时适量进行补库,确保库中有粮。同时保证国有地方粮库的一般性经营,保证其具备收储才能;其次,应加快粮食收购点的整合工作。在保持原有收储才能不变的情形下,以大型粮库为中心,将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型粮库变成临时收储点。聘任懂经营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通过资源整合树立起大型粮食收储中心,进步贷款资质和市场应变的敏锐度。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以为,总的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涌现供应趋紧、价格上涨的趋势,价格上涨突出表示在玉米、粳稻上,主要原因是消费增加比较快,消费增加快于粮食产量增加数量,“因此导致部分品种涌现供应趋紧,而且还挖了库存。”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持续十几次出台相干粮食调控政策。比如,撤消深加工企业的出口退税、临时撤消增值税抵扣、约谈企业不涨价、限制深加工企业收购等措施,还要给中储粮收购让道;但是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部分仓储企业的补库能达到40%就不错了。”刘笑然说,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国粮食长期保持低库存,调控才能将有所削弱,进而威逼我国粮食安全。

  相干专家给出三方面建议:其一,增强进口,放眼国际市场调节国内市场粮食危机。刘笑然以为,虽然目前国际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初看进口不划算,但如果正确认识国内粮食形势方面,增长进口,增长储备,利用国际市场保证粮食安全,应当利大于弊。

  2010年以来,国家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逆转,三大主粮品种,基本上都须要进口,玉米2010年进口144万吨,小麦也由少量出口转为净进口,大米尽管不是很显著但也表示出了进口趋势,因此在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自动利用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刘笑然解释说,中储粮补库在粮食紧张的时候也要面对国际市场,如果国内粮食供求紧张的时候,中储粮强行在国内市场收购补库,有可能会抬升国内价格,加剧粮食供求紧张形势。所以在供应紧张的时候,进口粮食用来补库效果很好,市场调节作用也非常显著,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压力减小,虽然这个时候进口赔钱,但是调控效果比较好。国家相干部门应当增强监测和研究,把握机会,不要在没有粮食的时候进口,应自动进口,粮食积存的时候要往国际市场去销售,双向调节,减小粮食价格的同步震动。

  其二,搞准粮食产量、消费底数,避免盲目调控。关于近两年来的国内粮食产量,尤其是玉米和粳稻产量,现存在着较多争议,我国粮食持续7年丰收,依照《中国统计年鉴》的产量和进出口量与各有关机构测算的消费量,近两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应有较大增长,但实际上却涌现了粮食供应趋紧的问题。因此,粮食产量或消费量统计可能涌现了误差,否则就应有较大的社会粮食库存。“精确数都没有,容易把自己搞糊涂了。”刘笑然说。

  其三,不能把板子全都在粮食深加工企业身上。近两年来,随着国内玉米供应趋紧,国家对深加工企业发展和玉米消费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供给担心将深加工行业推至风口浪尖。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只有少部分用于工业消费,大部分用于食品和饲料消费,而且许多玉米深加工产品使用本身就替代了相应的粮食消费。

  因此,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积极淘汰落伍的玉米深加工产能基础上,保持和适度发展一些比较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国家对石油和一些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进口,还可以进步玉米综合效益和农民收益,调动产区和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更好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干报道:

  专家称干旱对夏粮影响不大 不会致粮价大幅上涨

  长江中下游粮食产区旱情推升粮价上涨预期

  国内粮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将稳中有升

  农业部副部长:国际粮价涨幅度远高于我国

  陈锡文:粮价涨幅低于国际水平 消费者应宽容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