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安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沪苏浙皖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皖江示范区--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02

  中图网12月27日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签订了《关于共同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环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力,深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看法》,加快实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关工作。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介绍了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一年来各项工作进展情形和今后一个时代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树立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园区合作共建的初步假想。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分离介绍了安徽省市推动产业转移、与示范区开展合作的情形,提出了进一步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假想和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出席会议并讲话。杜鹰指出,要进一步加深对中西部地区自动承接产业转移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的必定要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涌现新变更,国际产业转移整体出现新的特点,转移规模和范畴不断拓展,逐步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产业转移方法趋于多样化,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展,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我国事国际产业转移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际产业构造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机会,承接发展了大批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有力推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更,特殊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原形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应趋紧、成本连续上升,资源环境束缚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转移规模不断扩展,转移范畴不断拓展,档次不断晋升,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良好态势。

  杜鹰表现,“十二五”时代产业转移继续方兴未艾,可能是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最为剧烈的时代。引导和支撑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才能,有利于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要把产业转移作为“十二五”推动产业构造优化升级、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加自觉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自今年1月12号国务院正式批准实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看重,切实增强领导,相干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专项规划陆续编制,产业集中区建设开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向前推动。

  杜鹰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切实增强与安徽省的合作,积极引导本地产业向示范区转移,泛长三角合作不断深化。国务院有关部门也从政策、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撑。总体来看,目前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工作扎实有力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初见成效,示范区正在成为促进安徽省与长三角两省一市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带动安徽加快开发开放的壮大引擎,逐步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活气的地区之一。

  杜鹰强调,示范区建设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许多工作须要我们奋力开拓。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力,牢牢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肯定的示范区发展的四大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突起的重要增加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不得游离于这个定位之外,在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必需认识承接的进程也是转型升级进程,不是简略复制的进程,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是特殊重视资源勤俭和环境友爱,把示范区建设同“两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严厉产业准入门槛,严禁污染产业和落伍生产才能转入,落实好节能减排任务,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调和。

  三是打好基础。看重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承接平台,兼顾产业园区建设,特殊是两个集中区要一次规划、滚动发展,不要贪大求洋。

  四是要依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全方位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

  五是要看重体制机制创新,把工作做实,特殊是在共建园区方面勇敢摸索,并力争夺得裨性进展。

  六是正确处置市场主导和政府推进的关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施展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政府重在规划引导,优化环境,不可越俎代庖,不要硬性层层下招商引资指标。杜鹰同志愿望安徽和长三角两省一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义务,推进示范区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签订了《关于共同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定》,就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增强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推动园区合作共建、构建信息互通平台、增强人才交换合作、树立工作推动机制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