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中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同呼吸共命运—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展群众工作综述--中国国情手册
2011-09-04

谱写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篇章
——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开展新形势下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军队[JunDui]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是党的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和我军政治工作[GongZuo]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对做好新形势下军队[JunDui]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胡主席多次强调:军队[JunDui]要大力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积极[JiJi]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JianShe],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始终与人民群众[QunZhong]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的重要指示,自觉站在践行我军根本宗旨、密切军队[JunDui]与人民群众[QunZhong]的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QunZhong]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深入扎实地做好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为全面建设[JianShe]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国防和军队[JunDui]建设[JianShe]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JiJi]贡献。

    坚持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在支援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积极[JiJi]作为

    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JianShe],是党对人民军队[JunDui]的政治要求,是军队[JunDui]服从大局、践行宗旨的实际行动。遵照胡主席关于充分利用军队[JunDui]人才、装备、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积极[JiJi]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军委、总部多次下发指导性文件,对军队[JunDui]援建工作[GongZuo]作出部署。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5年来先后投入劳动日6500多万个,动用机械车辆350多万台次,积极[JiJi]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ianShe]、生态建设[JianShe]和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JianShe]和社会事业发展,谱写了人民军队[JunDui]建设[JianShe]祖国、服务人民的新篇章。

    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JianShe]关系国计民生。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以专业工程部队[BuDui]为主,集中援建了三峡水利枢纽、兰成渝输油管线、上海洋山深水港、大庆石油管线改造、惠港引水工程等1000余项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JianShe]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各部队[BuDui]积极[JiJi]参加京津风沙源治理、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三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JianShe]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600多个,植树造林3000多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消除贫困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队[BuDui]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将军到士兵情注民生,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别山区、秦巴—六盘山区等贫困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对47个贫困县、215个乡镇、1470个村实施定点扶贫,建立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ianShe]联系点1.2万多个,帮助210多万名群众[QunZhong]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军队[JunDui]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部队[BuDui]采取转让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助民。近5年来,全军共向地方转让科技成果1200多项,帮助地方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名,为经济建设[JianShe]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社会事业连着人民的福祉,与各族群众[QunZhong]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各部队[BuDui]先后援建中小学校1800多所,资助贫困学生20多万人。2006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沿长征路统一援建112所“八一爱民学校”,改善了革命老区一批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空军部队[BuDui]连续17年实施“蓝天春蕾计划”,帮助1.4万多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当遇有灾情发生,广大官兵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QunZhong]生命安全。近5年,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先后出动官兵150多万人、民兵预备役人员530多万人,动用机械车辆6万多台次,参加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舟曲泥石流抢险救援以及抗洪、抗台风、灭火等救灾行动600多次,抢救转移群众[QunZhong]120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些重大国际性活动相继在我国举办。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在周密组织安保行动的同时,先后出动1.6万多人支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6800余人支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担负开闭幕式表演和服务性支援等工作[GongZuo],为“两个奥运”和“两个亚运”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世博会期间,5万多名官兵担负安保、技术保障和人员支援等任务,确保了世博会的精彩成功。

    坚持为部队[BuDui]战斗力建设[JianShe]服务——积极[JiJi]为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革命战争年代,军队[JunDui]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重点是服务前线,保障胜利;新形势下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要在促进部队[BuDui]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上聚焦用力。

    各部队[BuDui]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与时俱进做好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积极[JiJi]协调地方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活动,推进军地在人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部队[BuDui]现代化建设[JianShe]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支撑。沈阳军区联合18家军地院校建立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协作区,军地合力培养人才。近年来,各地累计帮助部队[BuDui]培养人才18万多名,解决科技练兵、装备维修保障等难题3000多个。

    各级积极[JiJi]协调地方支持国防重点工程和部队[BuDui]基础设施建设[JianShe],搞好后勤社会化保障。许多地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特事特办,帮助部队[BuDui]改善战备训练和工作[GongZuo]生活条件。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市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JianShe]中,落实国防和军事需求,有力支持了军事斗争准备。

    训练演习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各级“兵马未动,群工先行”,积极[JiJi]做好训练演习中的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为部队[BuDui]圆满完成任务、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东海”“砺剑”“联合”“使命”等系列演习中,北京、南京、广州、济南军区和海军、二炮等单位参演部队[BuDui],积极[JiJi]协调地方建立拥军支前机构,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做好交通道路、粮秣水电供应、训练场地和安全警戒等各项保障工作[GongZuo],形成了“部队[BuDui]练打赢,地方练支前”的生动局面。

    坚持为广大官兵服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凝聚军心士气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广大官兵,是新形势下军队[JunDui]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的重要着力点。各级积极[JiJi]帮助官兵排忧解难,在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促进部队[BuDui]稳定上发挥群众[QunZhong]工作[GongZuo]的重要优势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国家连续出台了20多个政策性文件,为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各部队[BuDui]充分利用双拥共建平台,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制定配套规定和实施办法2000多个,对解决长期困扰部队[BuDui]的难题,解除官兵后顾之忧,起到了推动作用。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制度,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北京市,河南、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激励优秀青年参军入伍。华北五省(区、市)加大对转业干部安排、落实优抚政策、为官兵排忧解难的力度。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的36个大中城市与部队[BuDui]建立军人子女入学协调机制,解决了边防官兵子女进城上学难问题。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与时俱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GongZuo]的有力举措。广东、江苏、辽宁、重庆等省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GongZuo],创造了先培训后就业的退役士兵安置新模式。北京、天津、河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新疆等地,随后相继开展退役士兵免费培训工作[GongZuo],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目前,这项利国利军利民之举,已在全国各地推开。

    为解决长期困扰部队[BuDui]的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难题,许多地区军地共同成立了伤病残军人安置工作[GongZuo]协调小组,仅2010年就安置伤病残退役军人7000多名,比往年增长近6倍。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伤病残军人安置保障。浙江、江西、陕西、山西等省积极[JiJi]创造条件,部队[BuDui]按计划已移交的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达100%。

    各地想方设法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许多地方成立了爱国拥军促进会、拥军优属协会、企业家拥军协会和“兵妈妈服务队”等,用多种方式关爱军人军属、支持部队[BuDui]建设[JianShe],展现了人民群众[QunZhong]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拥军的真挚情怀。

    坚持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是加强国防和军队[JunDui]建设[JianShe]的重要政治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

    全军和武警部队[BuDui]坚持不懈地抓好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教育。近年来我军训练演习增多、规模增大,广大官兵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维护群众[QunZhong]利益贯穿始终。实兵实弹演习场尽量选择在荒山野地,少占耕地,不损害群众[QunZhong]庄稼;演习结束后,及时搞好群众[QunZhong]损失赔偿;部队[BuDui]回撤前,走访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群众[QunZhong]纪律检查,归还借用群众[QunZhong]物品,做到“缸满院净”。在执行汶川和玉树抗震、舟曲泥石流抢险和支援北京奥运会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千军万马不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如何复杂,都做到守纪如铁,没有发生一起违犯群众[QunZhong]纪律的人和事。

    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双拥工作[GongZuo]、增进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载体。各级组织官兵积极[JiJi]参加创建活动,以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有355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600多个市、县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一个双拥模范城(县)就是一面旗帜,在加大军地相互支持力度、促进军民融合、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各部队[BuDui]与驻地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军共建立军民共建点3万多个,军地共学科学理论、共育“四有”新人、共树文明新风、共创社会和谐。各部队[BuDui]还主动参与驻地文明创建、和谐创建、平安创建活动,配合地方加强社会管理,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各级坚持把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近年来,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等单位,先后派出1400多个工作[GongZuo]队进村入户,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驻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等民族地区部队[BuDui],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JiJi]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GongZuo],大力支援经济社会建设[JianShe],促进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