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中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山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全省农民增产增收--中国国情网
2011-06-14

    新华社太原6月11日电(记者 王飞航)“国家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项目[XiangMu]给我们的农田打了井、修了渠,设施条件变好了,今年我家小麦亩产1000斤以上,和前两年相比,每亩多收了300多斤,仅这一项,就增收超过300元。”夏收时节,正在地里抢收小麦的山西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墙下村农民贾申对记者说。

    在裴介镇,还有2932户像贾申这样受益于国家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XiangMu]的农户。夏县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办主任王锋俊说,裴介镇自2009年实施国家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XiangMu]以来,通过打井、修路、栽植林网、埋设地下节水管道等一系列综合[ZongHe]措施,项目[XiangMu]区新增灌溉面积1.05万亩,使一部分旱田变成了水浇地,并在项目[XiangMu]区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管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田园式农业[NongYe]生产格局。

    “今年裴介镇项目[XiangMu]区小麦大丰收,亩均产量超过900斤,创历史新高。”裴介镇镇长刘红庆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加之农业[NongYe]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些农民开始种植设施蔬菜、樱桃等,增收的路子不断拓宽。”

    “以前这里农业[NongYe]设施落后,田间道路一两米宽,农业[NongYe]机械进不来,全靠人力劳动;浅水井出水慢,浇一亩地有时候需要一天一夜。” 贾申回忆说,“现在田间道路六七米宽,联合收割机也可以畅通无阻;全村13眼深井,年初大旱,浇一亩地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贾申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种子、化肥等农资涨价了,但是浇地成本降低了,总体算下来,每亩地的总成本约460元,和往年相比增幅不大;亩产按照1000斤,每斤小麦1.05元计算,不算各类补贴,每亩地纯收入590元。

    山西省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办主任赵建生说,山西耕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耕地仅1.8亩,要想不断提高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从传统农业[NongYe]向现代农业[NongYe]的转变,就要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肥等农业[NongYe]资源,提高农业[NongYe]综合[ZongHe]生产能力和商品化、产业化程度来实现。

    2009年,山西省在运城市夏县、忻州市定襄县、临汾市襄汾县启动实施了3个国家农业[NongYe]综合[ZongHe]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XiangMu],建设高标准农田3.14万亩。2010年,又新增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XiangMu],计划开发建设10.29万亩高标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