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王瑛:健全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011-03-04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伍晓阳)“我国老龄化[LaoLingHua]程度仍在加深,目前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夫妻,面临着供养4个以上老人[LaoRen]的压力。”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局副局长王瑛建议[JianYi],尽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YangLao]体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让老年人[LaoNianRen]“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王瑛告诉记者,她几年来一直关注养老[YangLao]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LaoLingHua]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和农村的养老[YangLao]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夫妻,现在面临供养4到6个老人[LaoRen]的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YangLao]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城市敬老院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成为家庭养老[YangLao]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有些老年人[LaoNianRen]会有顾虑,担心进去以后跟社会脱节,个性的生活少了,因为敬老院过的是集体生活。”王瑛通过调查发现,城市敬老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没有赡养人的老人[LaoRen],但很多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LaoRen],他们不愿意住进敬老院,因而养老[YangLao]成为一个难题。

    王瑛认为,对于这类情况的老人[LaoRen],应该让他们在家里和社区得到良好照顾,建议[JianYi]培养一支护理陪护员队伍。她曾到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工会曾经想把找工作困难的“4050人员”(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想找工作但就业条件较差的劳动者)作为发展对象,但这些人员对陪护老人[LaoRen]不太愿意,因为他们本身的家庭负担比较重,而陪护老人[LaoRen]的压力也比较大。

    但令王瑛高兴的是,中专学校对于培养护理陪护员队伍很感兴趣。她说,大理州几所中专学校都表示只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办班。为了激发陪护人员的积极性,王瑛还建议[JianYi],对于在社区工作过的陪护人员,应该在职称评定、报考大型医院等方面给予政策优待,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护理队伍。

    我国老龄化[LaoLingHua]程度的不断提高,孕育了市场前景广阔的老年产业,如专门针对老年人[LaoNianRen]开发的产品和服务,但目前这个市场发展仍不充分。王瑛建议[JianYi],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养老[YangLao]产业发展,包括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这个产业。

    “现在农村养老[YangLao]难的问题也很突出,应当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YangLao]模式。”王瑛建议[JianYi],一是要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无人赡养的老人[LaoRen]实行全部集中供养;二是对“新农保”要加快推广,尽早做到全面覆盖。

    据全国老龄办介绍,“十二五”我国人口老龄化[LaoLingHua]将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LaoLingHua]、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报告说,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LaoLingHua]程度最高的国家。

    “健全和完善养老[YangLao]体系,任务十分紧迫。”王瑛代表建议[JianYi],政府在物质层面健全养老[YangLao]经济保障体系让老年人[LaoNianRen]“老有所养”的同时,还应丰富老年人[LaoNianRen]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LaoNianRen]“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