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家典范 > 行业典范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工程--中国国情
2011-03-28


  

  10月15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红帆”理论[LiLun]学习社的师生们在交流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的体会。 记者 郭红松摄 

  2004年4月27日,桃红柳翠,春意融融,200余名来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理论[LiLun]界的知名专家齐聚人民大会堂,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巩固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工程。

  59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工程的专家学者1000余人,间接参与者达到万余人;

  1200多篇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的重点研究成果,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与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150余种重点骨干教材;

  1200多人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国情调研,36期3900多人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参加培训人数超过4万;

  ……

  这一个个恢弘的数字,一件件精心雕琢的精品,诉说着工程作为我国思想理论[LiLun]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大盛事的厚重与不凡,牵动着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情思,应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脉动。

  全面启动6年多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在广大专家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工程在深化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基本理论[LiLun]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研究

  2008年10月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2009年1月由中宣部理论[LiLun]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学习读本》出版发行,这是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和建设工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理论[LiLun]武装工作的重大举措。这两个读本的先后出版,在全党全国推动兴起了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的热潮,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的理论[LiLun]指导作用,中华大地上处处呈现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景象。

  “这两个读本使我们对党的理论[LiLun]创新成果有了全面系统的把握,对党的十七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深入分析研究重大理论[LiLun]和实际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本遵循。两个读本是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最新成果的重要教材,让人有握书在手全局在胸的感受。”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教授对两个读本赞不绝口。

  工程坚持把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各课题组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拟定了50多个重点选题,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LiLun]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研究阐释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最新成果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

  工程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大众化。每年组织编写《理论[LiLun]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LiLun]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理论[LiLun]创新成果,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组织编写《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七个“怎么看”——理论[LiLun]热点面对面·2010》、《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澄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庆祝活动,制作播出《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辉煌60年》等电视理论[LiLun]专题片,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定位“思想库”、“智囊团”:推进重大理论[LiLun]和现实问题研究

  “面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如果还停留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在纸堆里做文章,对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或不是很了解,这种研究出不了真知,也指导不了实践。作为理论[LiLun]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态度,树立向群众学习的观念。”这是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2007年8月参加工程组织的国情调研时发出的肺腑之言。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许多重大理论[LiLun]和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理论[LiLun]界给予深入研究回答。为此,工程着力组织工程专家和全国七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研究基地等单位深入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基本经济制度理论[LiLun]、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国家形势和国家战略等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LiLun]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实践出真知。工程每年组织各学科专家分期分批到全国各地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国情调研,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一些专家动情地说,国情调研使他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课,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工程先后组织了7批100多人次分赴俄罗斯、印度、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专题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1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神州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深刻启迪,让专家学者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理论[LiLun]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研究经典,服务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自2010年2月陆续上市后,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总批销数量达到了12900套。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大的销量,这在马列经典著作的发行史上并不多见。

  “这两部文集作为中央决定实施的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对推动我国亿万人民和广大干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工作者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深有感触。

  工程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组织100多位专家对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重要经典著作的译文进行精心审核和修订。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面世。同以前出版的马列著作相比,这两部文集译文更准确,编排更科学,考证更严谨,资料更翔实。工程还集中200多位专家,设立18个子课题组,对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进行专门研究,着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LiLun]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名下的错误观点,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广泛运用到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当中。

  工程倡导把研究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同指导当前实践结合起来,着眼于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LiLun]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对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的研究,同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同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等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在继承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

  面向未来,利在千秋:推进体现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思政课‘变脸’了,林老师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很有意思。”这是新学期伊始,西南大学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许红领的新发现。林老师是该校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学院教授林庭芳。作为一名从事了多年思想政治理论[LiLun]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教师,林庭芳对此感触很深:“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展以来,高校思政课从教材到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加强。这是我们以前难以想象的。”

  工程提出,要通过十年的努力,建设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全国有关学科专家、理论[LiLun]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广泛参与下,《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LiLun]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LiLun]课新教材编写工作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哲学》、《文学理论[LiLun]》、《史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法理学》等5种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已出版并投入使用。对这些投入使用的新教材,中宣部、教育部下大力气在全国高校组织了新教材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使全体任课教师更好地认识编写新教材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总体框架、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学科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中央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一级学科,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LiLun]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国高校中已设立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开展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推动党的理论[LiLun]创新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LiLun]课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

  搭建平台,人才辈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把出成果、出人才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注重给年轻人压担子,在确定写作班子人选上,注重选拔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在一些重大理论[LiLun]调研、研讨等学术活动中,广泛吸收青年学者参加。课题组对其他青年学者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也日益明显。”工程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表示。

  出成果、出人才是工程的两个基本目标。工程始终把培养理论[LiLun]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LiLun]家作为重要任务,形成了依托课题研究培养人才、借助“四个一批”工程培养人才、通过培训培养人才等多种方式。在课题组组建上,强调老中青相结合,发挥资深专家对中青年理论[LiLun]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使课题组成为培养理论[LiLun]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

  借助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实施的“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培养中青年人才。目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的理论[LiLun]人才有70多人,其中40多位是直接参与工程工作的中青年学者。

  通过定期举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LiLun]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一项针对中央党校6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9.12%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加深理解了坚持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意义”;有82.53%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加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的最新理论[LiLun]成果”;有90.02%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潮平风正扬帆时,花繁枝秀香已馥。六年多来,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理论[LiLun]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中国化和理论[LiLun]创新进程,工程成为凝聚哲学社会科学界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党的思想理论[LiLun]建设方面发挥出重要的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带动作用。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LiLun],工程的全面推进必将涌现更多更好的理论[LiLun]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理论[LiLun]支撑和精神动力。(记者 户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