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家典范 > 行业典范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公平之道”惠学子--中国国情网
2011-03-28


  

  又一个晨光清丽的早晨,小林磊奔出家门,一路欢歌,冲向他“总也喜欢不够”的校园。新学期,北京,公办小学……这个秋天,快乐和满足充溢在林磊小小的家中,难以言说,就是这样几个关键词,带给这个进城务工家庭怎样的兴奋!公平,始于起点的公平,让这个蓬勃少年的人生有了一段全新的开始。

  2010年,新世纪第二个五年行将落幕,中国教育[JiaoYu]步履坚定,留下怎样的足迹?本报记者近日对话教育[JiaoYu]部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为“十一五”中国教育[JiaoYu]的收获与成长进行深度梳理。

  “普及之光”温暖每一个家庭

  记者:中国教育[JiaoYu]近年来一路快速行进。对照以往发展[FaZhan]阶段,您如何评价这五年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的总体态势?

  张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JiaoYu]发展[FaZhan]跃上新的台阶,九年义务教育[JiaoYu]人口覆盖率达99%,接近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升27个百分点,实现了80%的预期目标;高等教育[JiaoYu]稳步发展[FaZhan],毛入学率从21%增至25%。如果说,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我国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到第二个五年末,则可以说这一转变的基础更为牢靠。

  特别是在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JiaoYu]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JiaoYu]改革和发展[FaZhan]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发布科技、人才规划纲要之后,作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教育[JiaoYu]决策。

  记者:这五年,来自教育[JiaoYu]界的好消息一次次让我们激动。不知不觉间,教育[JiaoYu]为人的发展[FaZhan]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环境,这得益于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又是如何实现的?

  张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JiaoYu]、大力发展[FaZhan]职业教育[JiaoYu]、提高高等教育[JiaoYu]质量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导向性要求,与此相关,教育[JiaoYu]结构也有新的调整,最明显的是高职稳居高等教育[JiaoYu]半壁江山,中职招生数首超普通高中,一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顺应外部需求逐渐优化,国家财政经费和政策措施一直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了基本公共教育[JiaoYu]服务均等化进程。从“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十余项定量指标看,除财政性教育[JiaoYu]经费占GDP4%不能如期实现外,绝大多数指标都可达到或超过预期水平。

  (记者感言):无意间翻到一张2006年岁末的报纸,“温暖”写满那份属于教育[JiaoYu]的“年终专版”:为促进教育[JiaoYu]均衡发展[FaZhan],那一年,温家宝总理承诺: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JiaoYu]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JiaoYu]经费约2182亿元。谁能想到,仅仅一年之后的2007年春季,中国教育[JiaoYu]就矗立起这样一座里程碑——农村义务教育[JiaoYu]阶段真的全免费了。从此,乡间校园里,多少孩子欢歌笑语,无忧无虑。

  “公平之道”惠及每个学子

  记者:改革与发展[FaZhan]是教育[JiaoYu]事业的长久主题。这五年,大事不断,考验不断。对于教育[JiaoYu]来说,这个不平凡的五年,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张力:我国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的主要困难是,持续发展[FaZhan]的条件不足不稳。近五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教育[JiaoYu]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财政性教育[JiaoYu]经费从5000多亿元增加到1万多亿元,是财政教育[JiaoYu]投入增长最快最多的五年。但是,相比于教育[JiaoYu]事业发展[FaZhan]的实际需求,教育[JiaoYu]投入仍然不足,教育[JiaoYu]优先发展[FaZhan]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而且城乡、区域间教育[JiaoYu]差距十分明显,同年生均预算内教育[JiaoYu]事业费的省际差距依然高达6-8倍。

  教育[JiaoYu]体制容易改的基本改了,教育[JiaoYu]改革进入了啃“硬骨头”阶段。大部分地区“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是,“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公共教育[JiaoYu]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因此,坚持教育[JiaoYu]改革创新,推动教育[JiaoYu]事业科学发展[FaZhan],自然成为中央召开全国教育[JiaoYu]工作会议、发布《教育[JiaoYu]规划纲要》的重要目的和战略思路。

  记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iaoYu]”是近年来教育[JiaoYu]工作的至高目标,也是教育[JiaoYu]工作者秉持的坚定信念。您认为这五年人们对教育[JiaoYu]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您如何解读这些变化?

  张力:近五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渐增大,人们对教育[JiaoYu]的需求与期望越来越呈现多样化、高质化的状态。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开始习惯以发达国家教育[JiaoYu]来衡量本国本地区的教育[JiaoYu],对教育[JiaoYu]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公共教育[JiaoYu]资源合理配置着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iaoYu],既要积极适应社会的新需求,还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记者:一个新词近来被人们持续热议,那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理念。对公众来说,之所以对其投以热切的关注,除了“新”以外,恐怕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信号恰好契合了公众最广泛的诉求,而这其中,我想一定也包含老百姓对于教育[JiaoYu]的诉求。

  张力:“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经济增长应当更加全面均衡,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这一概念同“包容性发展[FaZhan]”一起,近年来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总署、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胡总书记今年9月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首次确认“包容性增长”概念,与近五年来中央反复强调通过教育[JiaoYu]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出台一系列推动教育[JiaoYu]事业科学发展[FaZhan]的政策举措,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可以预见,未来教育[JiaoYu]事业的科学发展[FaZhan],一个重要特征将是包容性发展[FaZhan],就是要保障公民法定受教育[JiaoYu]权利,合理配置教育[JiaoYu]资源,重点促进义务教育[JiaoYu]均衡发展[FaZhan]和扶持困难群众,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人力资源的可靠支撑。

  (记者感言)每一个夏秋之交,感动总会装满我的记忆,看到一个又一个怀揣梦想的贫寒学子步入大学校门,我会由衷地为他们献上祝福——祝福他们的坚强支撑起不一样的未来。但同时,我深知,他们的背后,是中国教育[JiaoYu]正在为人民满意而竭尽全力。

  “满意之期”鼓舞每一个国民

  记者:相对于“更加公平”,中国百姓最为关注的另一教育[JiaoYu]问题是“更高质量”,这应该也是中国教育[JiaoYu]“由大变强”的核心。在这方面,我们的努力与人民的期待是否离得更近?

  张力:中国教育[JiaoYu]“由大变强”,恰恰是中国的经济发展[FaZhan]、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迈上“由大变强”之路的客观需求。人民群众所期待的教育[JiaoYu],既是公平的教育[JiaoYu],也是有质量甚至高质量的教育[JiaoYu],所以,在这方面,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努力方向必将高度一致。

  记者:总结这五年教育[JiaoYu]改革、发展[FaZhan]历程,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记取?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张力:在我国基本国情条件下,总说社会需求旺盛与优质教育[JiaoYu]资源短缺的矛盾,是不够确切的,因为如果不是福利主义制度,所谓优质资源稀缺就不可避免。这五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强力推动教育[JiaoYu]改革发展[FaZhan]的重大政策措施,但各地对教育[JiaoYu]满意程度仍有很大差异。这里,既有公共教育[JiaoYu]资源配置制度存在薄弱环节,也有引导社会合理需求的问题。今后需要持之以恒努力的,是推动教育[JiaoYu]事业优先发展[FaZhan]、科学发展[FaZhan]方面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有了科学规范的制度,关乎群众利益的重大教育[JiaoYu]决策,就必须走科学论证和民主化的程序,就不容易出现政策反复的局面。

  (记者感言)还记得年初时,履新不久的教育[JiaoYu]部部长袁贵仁恳切的话语:“在新形势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iaoYu],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教育[JiaoYu]正在越来越让人民满意。我们相信,中国教育[JiaoYu]还会努力让人民更加满意。(记者 丰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