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这里的春节别样“红”——春节前夕西柏坡村探访
2011-02-01
这里的春节别样“红”——春节前夕西柏坡村探访
新华社石家庄1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李延霞、齐雷杰)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是革命老区,春节前夕,记者走进西柏坡,发现从纪念馆到农家小院,从饭店旅馆的招牌,到家家户户门前的春联灯笼,红色是这里最鲜艳夺目的颜色。
在村头,一座三层楼的家庭旅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攀谈中得知,旅馆的主人、76岁的韩花珍是西柏坡村最早的“生意人”。20年前,她用卖掉家里唯一一只大公鸡得来的2.8元钱买了暖壶、水杯,开始用小推车卖茶水。“第一天卖了八毛钱,第二天卖了一块二毛钱。一开始我做生意村里人瞧不起,有人劝我别再给孩子们丢脸了。”韩花珍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
韩花珍告诉记者,她下定决心做生意,也是出于生活的无奈。1958年,由于岗南水库的修建,西柏坡人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稻麦两熟的“米粮川”搬迁到了贫瘠的高岗旱岭上,人均耕地由原来的5亩锐减为0.3亩,长期靠国家救济生活。“当时家里欠了1000多元外债,还要拉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必须找出路赚钱。”
后来,随着红色旅游日益火爆,到西柏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韩花珍的生意也日渐红火,产品的种类增加到汽水、土特产、纪念品等。几年后,她成了村里的首批“万元户”。
2002年,韩花珍和女儿凑足了80万元,盖起了这座村里最大的旅馆,可以同时容纳80多人住宿、300多人就餐。刚开业时对于能否收回投资,她心里没底。“现在旅馆的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俺们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盈余5万多元哩。”
如今,旅馆的生意主要由她的外孙闫二鹏打理。闫二鹏大学毕业后,在外面工作了半年,看到自己家越来越火的生意,就决定回家做旅游。“80后”的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从旅行社到纪念品开发再到开设旅游网站,凡是与旅游有关的生意,几乎无孔不入,四五个公司加起来每年收入有四五十万元。
从卖大碗茶到综合性旅游经营,韩花珍三代人的创业故事只是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年嘲笑韩花珍的村民也都看到了红色旅游的商机,开始纷纷开家庭旅馆、小饭店,卖纪念品。如今,西柏坡全村三分之二的家庭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旅馆、餐饮、商业等,旅游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老区代表着光荣和奉献,但不能以此作为贫穷的借口,作为等、要、靠的资本,咱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啥时候都不能丢。”西柏坡村支书闫建良说。
2010年4月,河北省提出了建设“大西柏坡”的战略目标,利用西柏坡品牌,发展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力争3年到5年使西柏坡进入全国一流红色旅游基地行列,到2015年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收入达百亿元。
“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随着‘大西柏坡’建设,相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商机。”闫二鹏对未来充满信心。
离开西柏坡时,已是晚上8点多,回首望去,红彤彤的灯笼已经亮起,大红招牌的灯光分外明亮。西柏坡的红色历史、红色资源逐渐变成宝贵财富,带给西柏坡人民一个别样红火的春节。
相关链接
- 湖南长沙一商场发生火灾 52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 各部门各地区纷纷行动 掀起新一轮抗旱保苗热潮
- 我国未来十年水利投入4万亿 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
- 湘免费救治农村大病儿童1509例 费用新农合承担
- 农业部:促春管保丰收 最大限度减小旱灾影响
- 新疆2010年刑事、治安案件减少 群众安全感提升
- 人民日报时评:“微博打拐”验证民众智慧理性
- 仲祖文:用铁的纪律保证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
- 审计署审计长: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 北京迎来60年最晚初雪 终结108天无有效降水记录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要抓住要害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尊重苏丹人民意愿和选择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跻身全球国际专利申请4强
- 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内地访港游客数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