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财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郑永年: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中国的机遇--中国国情手册
2011-06-22

  【中国企业家网】

  郑永年在《联合早报》撰文指出,因为内部经济环境和法治环境的变更甚至恶化,中国的财富正在加快向外流出,主要表示在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外移。实际上,企业家的向外移民,不仅仅是财富的流失问题,更会影响经济的可连续发展。很显然,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以下为其观点摘要: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包含世界银行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和学者开端讨论起国际经济多极化的问题。之前,人们一片乐观,以为全球化正在培养一个高度整合的世界经济体。但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快打破了这个梦想,人们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西方危机和新兴经济体的突起可以说是经济多极化概念的根源。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西方各国竭力敷衍。但是到今天,全部西方仍然面临很大的不肯定性。人们不敢判断西方是否真正走出了危机?是否会面临新的危机?对这些不肯定的争辩一直存在着,而争辩本身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尽管因为政府的有力干涉,西方金融经济得到了稳固,但其它方面还是问题严重。在欧洲,主要表示在政府债务危机和财政危机;而美国表示在政府债务危机和实体经济不能得到有效恢复。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端感到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很难有才能来敷衍这些危机。

  实体经济的复苏对美国来说是症结。美国仍然是头号世界经济体,只要其实体经济继续处于困境,那么全部世界经济还很难复兴。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宏大市场还很难被其它市场合替代,而且更是因为美国为了敷衍经济困局所实行的诸多办法例如滥发美元、贸易保护主义等都会继续恶化全部世界经济。

  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正遭受着宏大的构造性挑战。传统上,金融经济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不过,现在的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发生很大的变更。实体经济的发展仍然须要金融经济,但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则已经没有具有本质性意义的关联。金融经济危机导致实体经济的危机,但金融经济的复苏并不能带来实体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情形是,在金融经济稳固下来之后,金融部门还是继续强调其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影响并不很大。在实体经济方面,尽管各方面也强调再工业化的问题,但谈何容易。一旦产业转移出去,就很难再请回来。

  再者,西方各国的经济空间已经处于饱和状况,缺少发展空间。西方早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已经没有简略经济扩大的空间。正因为如此,金融部门得到恢复之后还是继续寻找海外的发展空间。再次,如果须要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技术创新变得非常重要,甚至是症结。但看来,技术创新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可求不可得。而且,现在的技术创新往往对就业无助,不仅增长不了就业,反而会大大减少就业。而没有足够的就业,就会产生诸多社会政治问题,例如收入分化,社会不稳固等等。

  如果西方经济出现出宏大的不肯定性,那么人们所肯定看到的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突起,尤其是金砖四国,包含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而在这四国之中,中国已经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对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事辅助世界走出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动力。直到今天,世界各国还在时刻注意中国的经济增加。中国经济增加的快慢必定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宏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