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重庆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重庆民营博物馆运营模式单一遭遇困境--中国国情
2012-05-16

重庆民营博物馆运营模式单一遭遇困境--中国国情
昨日,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顿藏品。 本版图片由记者 唐浩 摄

重庆民营博物馆运营模式单一遭遇困境--中国国情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布展。

  2012年,农历已过立春,然而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却没感到到暖意。跟他有同样感受的人还不少,他们的身份都是民营博物馆馆长

  目前,成都和西安的民营博物馆均超过20家,重庆注册的仅9家。重庆市民营博物馆生存状态如何?近日,记者访问调查发现,由于民营博物馆本身没有收益,无一例外都缺钱,在“以商养馆”的运行模式下,这条路似乎越走越艰苦。不过,目前,他们正在摸索一些新的生存路径,比如环绕博物馆实现产业化。

  生存现状

  新馆十年难封顶

  2月19日凌晨,渝中区李子坝,江面浓雾弥漫。刘光瑞注目着江边一栋6层的灰色建筑,眼神中充斥迷茫——“十年了,还没封顶”。

  出生中医世家的刘光瑞,1996年开办了重庆第一家民营博物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后来又在李子坝开办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2002年,他决定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也搬往李子坝,但他没料到,这会是一场历时十年仍结局未定的搬迁。

  十年过去了,博物馆新馆仍未封顶。为什么?缺钱!

  “开民营博物馆是个无底洞。”刘光瑞告知记者,两家博物馆的藏品和建设投入超过2000万,每年保证博物馆正常运行的水电、保安和讲授员的费用超过20万,“博物馆是非盈利性质,不收门票,所有开支全靠我的中医少林堂来支持,捉襟见肘。”

  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馆长、三耳集团董事长聂赣如说,他们的博物馆虽然已投用,但没装修。“建馆用了2000万,假设装修还需1000万,每年运行费用又超过10万,如果不是靠企业收入补助,博物馆很难运行。”

  运营一家民营博物馆到底要多少钱?重庆宝林博物馆馆长陈宝林算了笔账:保安20人,干净工3人,管理人员4人,还有水电费,加起来每年至少要260万。他告知记者,目前,宝林博物馆的所有投入都靠儿子公司的获利来补助。

  贴钱圆梦

  期望进步企业著名度

  “搞民营博物馆的都是疯子。”一位与多个民营博物馆馆长打过交道的人士直白地告知记者,动辄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纯洁是“烧钱”。

  他们为何要这么干?

  “做民营博物馆是我终生的心愿。”刘光瑞告知记者,他出生中医世家,家族三代珍藏了三万多册医药典籍和上千件中医实物,一直想找一种方法传承中医文化。

  1996年,刘光瑞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开馆后,面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一度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即使现在,每年前来参观的人数也近10万人。”

  游客增长让他欣喜的同时,每年运营投入也让他头痛不已。最初,他的假想是依托中医少林堂来补助博物馆,并通过博物馆来晋升中医少林堂及其开发的中医药品和保健品名气,实现良性互动。

  醉翁之意不在酒。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通过博物馆来吸引更多的注意,晋升企业的著名度,是不少企业家热衷建民营博物馆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种运作模式,注定了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充斥艰辛。

  十年过去了,博物馆到底给中医少林堂带来多少收益?刘光瑞说不上来,但每年补助博物馆的钱却是实实在在的。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民营博物馆都在倒贴钱。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馆长聂赣如说,博物馆名气大了,除了发扬和传承重庆火锅文化,企业也会在品牌晋升后受益。

  关键何在

  运行模式单一

  据市文物局博物处的统计数字,目前重庆市注册的民营博物馆共9家。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民营博物馆都是“以商养馆”的运行模式。

  但是运行模式单一,一旦企业出了问题,民营博物馆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

  重庆国友博物馆,依托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是西南地区首家民营综合类博物馆。据记者了解,这家博物馆随同侧重庆直辖而生,投资据称数亿,已于2011年底闭馆。一位不愿泄漏姓名的人士告知记者,原因在于“资金跟不上”。

  刘光瑞说,博物馆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投资商以为无利可图不愿投资;金融机构因博物馆地面建筑是文物无法抵押放贷。

  “我办了6家博物馆,但真正登记注册的只有1家。”聂赣如说,目前对民营博物馆的准入门槛较高,登记注册后,按规定需配备保安、讲授员等,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聂赣如说,如果门槛下降,资金需求量也就会相应降低。

  同时,博物馆登记注册后,所有藏物必需拍照存档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不能再买卖和交易。聂赣如说,当企业步入衰退无法支持博物馆运行时,卖藏品自救的路被堵死了,就只剩下“关门”这条路。

  “办民营博物馆的初衷值得确定。”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苟世祥表现,但不少民营博物馆定位于较为单一的行业或者个人珍藏,一些民办博物馆的展览,展品缺少必要信息,甚至充满着部分粗制滥造的仿造品,易误导普通观众,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效。

  破解困局

  扶持博物馆 相干细则正在征求看法

  如何破解民营博物馆发展困局?

  其实,早在2010年1月,国家七部门就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看法》,不过,由于看法缺少可操作细则,两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来自市政协的《关于促进重庆市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建议》也指出,民办博物馆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准入制度不完美、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近期,国家出台的博物馆“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关于民营博物馆的扶持政策被业界以为力度最大、最具可操作性,从而引发热议。昨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他们已会同相干部门研究和制订了相干实行细则,目前正在征求各方看法。

  不过,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以为:“如果有经济才能、有喜好,可以经营博物馆,但愿望借助政府的力气做博物馆完整没必要。”

  “开馆容易守馆难,光依靠国家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馆长聂赣如也以为,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功效才是重要问题。

  做长产业链 博物馆周边开餐饮酒店

  单纯靠政策扶持不行,博物馆的馆长们在干什么?

  “环绕6家博物馆,正在打造一条龙的产业链,包含茶楼、餐饮店、宾馆,酒店今年投用。”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馆长聂赣如告知记者,游客既可享受一条龙的商业服务,又能观赏馆藏文物,这才是民营博物馆最佳的发展模式。

  而宝林博物馆则在摸索“以馆带产、以产护馆”的路径。宝林博物馆馆长陈宝林说,博物馆依托宝林文化发展公司,通过博物馆及周边配套来集合人气,进步著名度,反过来再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形成良性的互补互促。

  “我盘算开发系列文化产品、与高校合作建设教学基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说。

  他山之石

  结合旅游产业化营销

  “以馆养馆没有前途,以商养馆也很软弱。”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苟世祥以为,民营博物馆的破局路径是产业化营销。

  如何实现产业化营销?四川建川博物馆或许是一个胜利的样本。

  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投资数亿元。馆内建有抗战、民俗、艺术品和地震四大系列30余个分馆。如此宏大的投入,博物馆如何营生?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道出奇妙:做长产业链。

  他说,如果只建一两个博物馆,确定活不下去,要和旅游业相结合。他环绕博物馆,建了茶铺、文物商店、旅游纪念品商店、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这使博物馆有了“造血”功效。据了解,2011年建川博物馆运营成本约2000万,而产业链带来的收益则高达5000万。

  本版稿件由记者 高亮 实习生 衷敬睿 采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