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MINI挑战“37号计划”长沙分站赛启动
- ·MINI电动车启动第二轮中国实路测试--
- ·中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成国产车销
- ·评论:安全气囊无国标还要延续多久?
- ·媒体:长安福特要冲击“前四”靠谱吗
- ·长安成功重组济南轻骑 将采取资产置
- ·汽车电瓶保养须知 别给电瓶加“负担
- ·萨博二次申请破产保护获批--中国国情
- ·上海汽车上半年净利提高涨幅较大--中
- ·广汽长丰中报首亏被指做低业绩 原董
- ·驾驶小技巧:方向盘不宜握得太紧--中
- ·天津一汽战略车型将密集上市 品牌提
- ·十一自驾出游安全备忘录--中国国情手
- ·第八代索纳塔再推6款选装车型 力拼“
- ·天津交通拥堵成常态 专家支招缓解道
- ·宝骏630明年出自动挡 起步价为6.28万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中国车市繁荣外资全面收权 中方逐渐丧失话语权--中国国情手册
2012-04-19
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大国,并日渐成为跨国车企们吸金的乐土后,跨国巨头们不仅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更是通过扩展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掌握销售权等来进一步扩展话语权。跨国车企在华发展进入全面收权的阶段,在此形势下,中方企业的角色和位置日显为难,正有逐渐沦为跨国车企代工厂的地步。
外方全面收权
近期,有三条看似不相干的新闻陆续被曝光。一是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阿克森向外界泄漏,通用汽车已告诉其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愿望回购此前出让给上汽的上海通用1%股份;二是民众汽车谋求将其在一汽民众的股比由目前的40%晋升至49%,一汽民众也于日前宣布,正式清算非授权的二级经销商;三是奔跑拟将进口车渠道与国产车渠道合二为一。这一切都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外资进行最后全面收权的行动。
与之相呼应,是跨国巨头们在今年不断地投资扩产。其中,民众汽车宣布将在华产能晋升到300万辆;上海通用扩建沈阳基地,为2015年150万辆的销售目的供给产能支撑;福特汽车也宣布到2015年将在华引进和投放15款全新车型。
为了占据市场,绝大多数跨国车企纷纭成立独资的销售公司作为中国市场总代理或总经销商,且很多外资公司顺势将进口车与国产车渠道合二为一,全面掌控营销渠道的话语权。
收权的背后则是对更多利润的窥测。数据显示,2010年一汽民众净利润已经达到220亿元,上海民众利润为120亿元,依照合资股比计算,2011年民众集团全球利润中有将近四分之一来源于中国市场。“对民众集团来说,多争夺一个百分点便意味着每年多增数亿元的收入。”汽车剖析师贾新光坦言。
盖世汽车网调查显示,有约31%的人以为“长期来看,外资全面加大经营掌握权的力度是必定的趋势”,更有58%的人士以为目前外资正在全面加速经营权掌握的力度,而近期涌现的种种股权变更已经露出了这种苗头。
中方位置为难
逐利的天性使得外资车企利用独有的技术优势一步步扩展在华掌握权,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英孚思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朗学红以为这种行为符合商业逻辑,“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初期,市场竞争以产品为核心,由于对中国市场不太熟习,外方不可能在市场和销售范畴投入太多资源,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向渠道管理、市场营销全面展开,外资增强对合资公司市场和营销的掌握力度在所难免。”
一位业内人士曾感慨,国内几大汽车集团无论在销量规模上还是企业利润上,无一不是靠旗下合资公司“赡养”的,但这也使其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动员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等症结范畴,跨国公司掌握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零部件市场占到60%以上的份额。而在轿车零部件行业,有专家估量,跨国公司掌握了80%以上的市场。
零部件行业尚处于“空心”状况,整车制造方面被跨国公司“掏空”的现象便不足为奇了。尽管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把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放在了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上,但缺少原动力的合资企业要解决这一“软肋”并非易事。
“市场换技术”未达预期
时至今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汽车发展模式已被证明未达预期。近30年的合资道路,跨国汽车巨头们成为最大的获利者。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巨头们最大的单一国别市场,成为其利润重要来源。
合资自主确切能使合资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上端渗透,也是合资公司一直以来单纯“生产基地”角色的再定位。但这并不能转变中国合资公司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的角色定位。
与合资公司相对应的,却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举步维艰。在夹缝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自主品牌,“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近两年来,其“低价取胜”的发展模式,也遭受到了品牌天花板。
特殊是在今年汽车市场的低迷中,自主品牌受冲击最大。据统计,今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降低1.03%,占领率较上年同期降低3.06个百分点。
几乎与中国汽车同时起步的韩国,其现代集团早已经在海外攻城略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却依旧在为自主品牌突破品牌天花板寻途径。
这样种种现实,值得业界反思,中国汽车市场到底是谁的?
相关链接
- 评论:汽车召回新政应让消费者受益最大化--中国国情网
- 宝马Z4sDrive23i烈焰版上市--中国国情网
- 汽车“三包”规定再次征集民意--中国国情手册
- 广汽丰田规划60万辆产能 销售店年底扩至350家--中国国
- 美车市日渐显颓势 中国取代美国成世界汽车中心--中国
- 中国企业告别“低价竞争” 中标格鲁吉亚动车牵引电机-
- 评论:车市营销过度 减分容易加分难--中国国情网
- 国庆长假北京市公交绕行方案发布--中国国情手册
- 丰田在雅加达动工建设新工厂--中国国情
- 新节能标准实施在即 你的汽车一年排放多少碳?--中国
- 东风风行景逸LV亮相齐鲁秋季车展--中国国情
- 斯柯达中国总裁马克思:喜欢挑战 学中文--中国国情
- 交强险亏损巨大 保监会:或推地区差异费率试点--中国
- 北京即将启动新一轮停车收费专项检查--中国国情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