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我国儿童死亡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国情
2011-05-31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周婷玉、李菲)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WoGuo]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不断降低,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这是记者近日从卫生部获悉的消息。

    2000年9月我国[WoGuo]政府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承诺,到2015年我国[WoGu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1990年为基数下降2/3。

    “自2000年以来,我国[WoGuo]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负责人说。

    1991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基础调查[DiaoCha]结果显示[XianShi],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2000年这一数字是39.7‰。2010年的妇幼卫生监测统计表明,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降为16.4‰,比1991年下降了73.1%,已经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另据统计,婴儿死亡率也从2000年32.3‰下降到2010年的13.1‰。

    同时,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负责人也指出,虽然我国[WoGuo]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但由于我国[WoGuo]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死亡儿童数量依然不小,而且儿童健康水平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儿童卫生事业仍需继续推动。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成员国2000年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做出的承诺,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具体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八项目标。

10省区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个人存款10年间增长3倍以上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指出,近十年来,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财富数量快速增长,以千元以上个人存款为例,1999年我国[WoGuo]只有14.8%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拥有千元以上个人存款,而2005年达到39%,2010年则为49.8%。十年间增长3倍以上。

    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DiaoCha]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我国[WoGuo]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视儿童的财富教育,但许多家长理财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有效手段,不让孩子拥有零花钱、不让孩子参与消费等以管带教的现象比较突出。2010年的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有47.3%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表示自己在校期间手头没有带零花钱,有37.8%的零花钱在10元以下,有13.2%的儿童零花钱为10元至50元之间,携带50元以上的占1.7%。

    参与调查[DiaoCha]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洪明指出,调查[DiaoCha]数据表明,我国[WoGuo]儿童在校园实际可支配零花钱差别较大,校园“大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普遍。由于家长的严格监管,我国[WoGuo]总有部分儿童每周基本不参与消费活动,1999年、2005年、2010年的数据分别为13.4%、14%、13.6%,十年间相差无几。

    这份调查[DiaoCha]报告还显示[XianShi],十年来,我国[WoGuo]儿童消费渐趋民主,完全听命于父母的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父母与子女之间协商决定消费的接近六成,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对主流消费观念比较认同,97%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认同节约观念,80.6%赞同储蓄观念,93.7%不认为花钱多就意味着面子大,92.6%反对金钱万能思想。

    洪明表示,面对孩子手里的日渐增多的个人存款,科学打理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一个好机会,家长要提早着手准备。

    据了解,本次调查[DiaoCha]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XueSheng]。

10省区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10年来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 周润健 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XianShi],近十年来,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其中,学习满意率增幅最大。

    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DiaoCha]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XianShi],从1999到2010年,广大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对个人的相貌和体型满意的由1999年的76.8%递增为2005年的82.1%和2010年的84.3%;对健康状况满意的由80.5%递增为83.1%和86.8%;对性格满意的由71.3%递增为76.9%和81.3%;对学习状况满意的由59.7%递增为69.5%和77.7%。

    参与调查[DiaoCha]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朱松指出,调查[DiaoCha]数据表明,多数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且十年间程度持续提高。其中,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对学习状况满意程度提高幅度最大,增长了18个百分点,这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不无关系,近年来,学生[XueSheng]各方面的发展包括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带给了学生[XueSheng]学习的自信。

    本次调查[DiaoCha]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XueSheng]。

10省区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XianShi],我国[WoGuo]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这份研究报告调查[DiaoCha]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XueSheng],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DiaoCha]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的价值观发生着裂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既看重传统价值也认同现代价值;既注重个人幸福也不忘服务社会。

    在幸福观上,当代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的幸福取向存有多样性,但多数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2010年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他们注重“个人小幸福”,“有温暖的家”(58.6%)和“有知心的朋友”(38.5%)成为最普遍认可的两项幸福指标;“为社会作贡献”(24.3%)、“健康”(21.4%)是认同度较高的两项人生幸福指标。由此可见,当代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的幸福取向在多样性中也有共同的一面,即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参与调查[DiaoCha]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杨雪翠表示,在价值取向上,十年来部分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凸显。我们比较3次调查[DiaoCha]数据发现,有温暖的家、有知心朋友、健康、快乐、受到尊重所占的比重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为社会作贡献、事业成功、自由自在、有钱、有权有势、享受所占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

    在2010年的调查[DiaoCha]中,尽管有87%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表示“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会像对自己的事那样去做好,但是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近半数(48.1%)表示不愿意放弃个人利益。

10省区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近八成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不足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XianShi],我国[WoGuo]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ShuiMian]不足。参与调查[DiaoCha]的专家表示,没有充足的睡眠[ShuiMian],就难以保证健康的成长。长期睡眠[ShuiMian]不足,将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心和智力发育,给孩子的未来幸福埋下隐患。

    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DiaoCha]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在我国[WoGuo],有关学生[XueSheng]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应保证小学生[XueSheng]每天10小时,中学生[XueSheng]每天9小时的睡眠[ShuiMian]时间。但2010年的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在学习日,中小学生[XueSheng]平均睡眠[ShuiMian]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24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钟,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9小时以上)的比例达78.1%,比2005年增加了32.4%;在周末,中小学生[XueSheng]平均睡眠[ShuiMian]7小时49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12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47分钟,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9小时以上)的比例达71.8%,比2005年增加了41.5%。

    参与调查[DiaoCha]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邓希泉指出,调查[DiaoCha]结果表明,在学习日近八成的中小学生[XueSheng]存在睡眠[ShuiMian]不足,在周末也有超70%的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不足;不论学习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XueSheng]每天平均睡眠[ShuiMian]时间不到8小时,低于2005年平均睡眠[ShuiMian]时间1个多小时。“学业负担过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择校导致的上学路远是造成中小学生[XueSheng]睡眠[ShuiMian]不足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本次调查[DiaoCha]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XueSheng]。

10省区调查[DiaoCha]显示[XianShi]: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XueSheng]成绩论高低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指出,近十年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XueSheng]一视同仁的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数据显示[XianShi],有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XueSheng]成绩论高低。

    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DiaoCha]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教学关系从单向传递转向了双向交流,师生合作互动、平等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XueSheng]拥有了话语权,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更多的教师会给学生[XueSheng]辩解的机会;二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XueSheng]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XueSheng]更多地参与课堂;三是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XueSheng]在课堂上积极提问。

    参与调查[DiaoCha]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霞表示,以上结论表明,现代课堂教学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师提问为主导转变为鼓励以学生[XueSheng]发问为主,从“教师问学生[XueSheng]答”的单向传递走向了“互问互答”的双向沟通。

    这份报告还指出,九成以上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表示非常珍惜和老师的关系;六成多的少年儿童[ShaoNianErTong]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教师鼓励、关心学生[XueSheng]的积极行为有所增多,而挖苦、嘲笑、推搡、打骂学生[XueSheng]等消极行为有所减少。“这表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赵霞说。

    这份调查[DiaoCha]报告同时也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XueSheng]一视同仁的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赵霞表示,大多数教师不会因学习成绩、相貌、经济条件、爱提意见等因素而歧视学生[XueSheng],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但是与其他3项因素相比,只有60.2%的教师不会因为学习差而歧视学生[XueSheng],远远低于其他三项(81%、80.7%、73.3%)。由此可见,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现象仍然存在,成绩仍是教师评价学生[XueSheng]的一个重要指标。

    据了解,本次调查[DiaoCha]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Xue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