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突破瓶颈—科协八大代表建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30

突破人才[RenCai]瓶颈 支撑创新[ChuangXin]发展
——科协八大代表建言高层次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吴晶晶、史竞男)当前,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任务,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作为支撑。然而我国高层次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匮乏,人才[RenCai]创新[ChuangXin]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对我国创新[ChuangXin]发展形成了瓶颈制约。

    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不尽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团讨论现场,不少代表直指目前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之“困”,呼吁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和科技领军人才[RenCai]。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RenCai]?”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引发着讨论。部分科协八大代表认为,教育体制问题是制约我国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的因素之一。

    中国科协七届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认为,现有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可以自己动手做模型、搞实验,现在的孩子兴趣面较窄,动手能力不强。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是全面发展的,培养孩子不仅是灌输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科协原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坦言:“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有问题,教育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教育方式应该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0余万名科技工作者,但我国高层次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还很缺乏,尤其是拔尖人才[RenCai]和领军人才[RenCai]严重不足。

    一些科协八大代表认为,高层次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特别是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RenCai]不足,人才[RenCai]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短板。

    代表们认为,要把自助培养和积极引进结合起来,尽快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尖端领域,汇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创新[ChuangXin]团队。近年来中国科协深入实施“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已推荐引进了1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RenCai],今后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RenCai]的力度。

    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成长的环境也是代表们关注的重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峥指出,目前科技界确实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加强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人才[RenCai]成长和人才[RenCai]培养的环境,给科技工作者减轻一些压力。”

    曾在企业工作的刘玠认为,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需要一个公平的评价体系,要让科技人员放手干、大胆做,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企业领导要鼓励技术创新[ChuangXin],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同时,科技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品格修养。

    不少科协八大代表还表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ChuangXin]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RenCai]队伍,既离不开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更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RenCai]、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现在全社会尊重人才[RenCai]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创新[ChuangXin]人才[RenCai]培养最重要的还是‘土壤’,培育创新[ChuangXin]文化、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只有解决了深层次的体制和文化问题,才能真正破解这一问题。”宋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