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高原上的礼赞——献给工作和献身在西藏的英雄们--中国国情网
2011-05-23

    新华社拉萨5月23日电(记者 王宏伟、尕玛多吉、秦交锋)喜马拉雅莽莽苍苍,群山起伏绵连,一座座高矗的山峰如无字丰碑,见证和记录了西藏[XiCang]和平解放60年来,在雪域高原[GaoYuan]上奉献、奋斗的中华各族儿女的英雄[YingXiong]业绩。

    高山[GaoShan]的巍峨映衬着英雄[YingXiong],英雄[YingXiong]的高洁烘托着高山[GaoShan]。

    高山[GaoShan]仰止,那是人们借大山对英雄[YingXiong]的礼赞。

    为了让西藏[XiCang]获得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克服千难万险进军西藏[XiCang],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孕育了闪光的“老西藏[XiCang]精神[JingShen]”

    旧西藏[XiCang]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就像将枯的油灯,行将熄灭。新中国刚刚建立,党中央、毛主席旋即作出解放西藏[XiCang]的战略决策,人民解放军分别从四川、云南、青海和新疆四个方向挺进西藏[XiCang]。

    进藏的路途,既险又苦,“我们从昌都到拉萨,走了一年,饿肚子就饿了大半年,当时战士们主要靠野菜充饥,一人一年要挖400公斤的野菜。”进藏部队老战士、84岁的吴晨老将军回忆说。

    当时内地尚无通向西藏[XiCang]的公路,部队官兵一边修路,一边剿匪。为了打通进藏之路,战士们夜以继日地用绳索拴着身子在悬崖上开路,在冰河上架桥,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昆仑山、唐古拉山、二郎山、雀儿山等10多座高山[GaoShan],跨越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天险急流,征服了冰川、沼泽、密林、泥石流等无数障碍,完成了川藏公路这一世界公路史上的空前壮举。这条被后人称为高原[GaoYuan]“幸福路”的沿途,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兵长眠于此。

    有人说,川藏公路是有魂的,这种魂就是一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YingXiong]主义精神[JingShen]。

    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盖世英雄[YingXiong]”的先遣连是当年进藏部队的一个[YiGe]缩影。1950年8月1日,为响应毛主席“进军西藏[XiCang]”的号召,新疆军区派出由汉、回、藏、蒙古、锡伯等7个民族136人组成的先遣连,在总指挥兼党代表李狄三的带领下,从新疆出发,向阿里高原[GaoYuan]进发。

    先遣连的官兵们在没有[MeiYou]地图、没有[MeiYou]向导、没有[MeiYou]道路的情况下,徒步2000多公里,克服了严重的高山[GaoShan]反应,横跨海拔6000多米的昆仑山和冈底斯山,60多名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不辱使命,和后续部队一起解放了阿里全境,将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的屋脊”。1951年5月28日李狄三以身殉职,就在李狄三牺牲前5天,和平解放西藏[XiCang]的“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西北军区授予先遣连“进藏英雄[YingXiong]先遣连”的荣誉称号。

    1951年10月,解放军进驻拉萨后,18军政委谭冠三对官兵说:“宁愿饿断肠,不食群众粮;宁愿宿帐篷,不住群众房。”他带头严格执行政策,带领官兵军屯万里高原[GaoYuan],亲自开垦并创建了“七一”农场,在沙砾中、沼泽地上种出了粮食和蔬菜,按党中央的规定做到了“进军西藏[XiCang],不吃地方”。

    就是这位将军,后来在内地医院弥留之际,特地叮嘱家人:“一定要把我的骨灰运回西藏[XiCang],让我永远和高原[GaoYuan]在一起。”1986年6月,将军之子谭戎生捧着父亲的骨灰盒,从北京来到西藏[XiCang],了却了父亲的遗愿后,毅然加入了戍边的行列,与父亲同样选择了这条艰辛坎坷之路。

    无数参与西藏[XiCang]解放事业的先驱们,正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成就了人生的辉煌篇章,为后人留下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XiCang]精神[JingShen]”。

    为了改变西藏[XiCang]落后面貌,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抱着为国争光、为西藏[XiCang]人民谋幸福的情怀,登上一个[YiGe]个“珠穆朗玛峰”

    1959年,克松村99户农奴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牛羊和住房,揭开了西藏[XiCang]民主改革的序幕,历史性地成为第一批以自身行动埋葬黑暗封建农奴制的英雄[YingXiong]。

    被压抑了千百年的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松村翻身农奴建立了西藏[XiCang]第一个[YiGe]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YiGe]农民协会、第一个[YiGe]人民公社……被压迫和奴役的农奴发出了翻身解放的第一声呼喊,一个[YiGe]普通的小村庄,推动了整个西藏[XiCang]民主改革的进程。

    崭新的制度唤醒了沉睡的心灵,百废待兴催生了一个[YiGe]英雄[YingXiong]的时代,西藏[XiCang]开始大发展,新西藏[XiCang]与新中国一道前行。

    历史不会忘记,在国家最困难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登山健儿实现了人类从北坡首登珠峰的历史性壮举,给在困境中抗争的中国人以极大的精神[JingShen]鼓舞和激励。

    1960年5月25日,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为代表的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中国人首次站上地球之巅,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开创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乃至中国体育的新纪元。

    作为当年登顶珠峰的队员之一,贡布老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激动不已。他说:“珠峰第二台阶被称为‘死亡线路’,不但人过不去,甚至飞鸟也无法穿越。技术娴熟、装备先进的欧洲登山家先后八次从北坡冲击珠峰顶均未成功,但中国登山队员在缺乏粮食、氧气等条件下,最终成功登顶,创造了一个[YiGe]奇迹,昭示了中国的力量所在。”

    登山壮举激励了整个雪域高原[GaoYuan],一大批英雄[YingXiong]登上了各行各业的“珠穆朗玛峰”。

    重点为了解决高原[GaoYuan]能源匮乏的严重局面而组建的西藏[XiCang]自治区地质大队,20世纪70年代被国务院命名为“高原[GaoYuan]英雄[YingXiong]钻井队”。由于当时缺乏大型机械设备,作为钻井队的一员,中国首个藏族工程院院士、西藏[XiCang]自治区地勘局局长多吉说:“当时全体队员冒着严寒跳进搅拌池,几乎是在用身体搅拌水泥!”

    由多吉主持的羊八井地热资源勘探工作[GongZuo]取得重大突破,羊八井高温深井成为中国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热井,结束了我国没有[MeiYou]单井产量万千瓦级地热井的历史。2010年,多吉荣获周光召基金会“地质科学奖”。

    在上世纪中叶,西藏[XiCang]气象科学还是一片空白。1956年,年轻的陈金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来到西藏[XiCang]山南泽当气象站工作[GongZuo],一干就是9年。1965年,上级调陈金水到唐古拉山南部的安多县筹建气象站。

    海拔4800米的安多,一个[YiGe]“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地方,年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以下,每年6级以上大风天达200多天,无霜期仅一个[YiGe]月,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一半。没有[MeiYou]宿舍,陈金水在帐篷里一住就是7年;没有[MeiYou]值班室,他白手起家,自己动手打土坯垒筑;没有[MeiYou]饮用水,他自己挖井。当年11月,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站”的气象站,将第一份气象电报从唐古拉山传到了拉萨,传到了北京。

    1980年,陈金水内调到老家浙江临安气象局工作[GongZuo],与家人得以团聚。然而8年后,陈金水再次踏上了高原[GaoYuan]征程。当记者问及为何再次进藏时,陈金水说:“我的心中装着对西藏[XiCang]人民的爱,对高原[GaoYuan]气象事业的爱,对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新老同行的爱。”

    王玉山,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为“王科学”。1960年,王玉山离开河南家乡,来到西藏[XiCang]江孜县,一头扎进了高寒地区的冬小麦引种和高产试验工作[GongZuo]。1975年王玉山带领同行们创造了冬小麦亩产805.5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震动了全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纷纷到江孜考察。1977年,王玉山和助手们又创造了亩产836.5公斤的新纪录。

    艰苦的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GongZuo],使王玉山患上多种疾病,他多次昏倒在试验田里。组织上催他去医治、疗养,王玉山却以“工作[GongZuo]忙,离不开”为由婉拒了。1992年6月,积劳成疾的王玉山因病逝世。但他为高原[GaoYuan]留下了永恒的财富,至今仍在造福着西藏[XiCang]人民。

    在西藏[XiCang],英雄[YingXiong]无数。西藏[XiCang]45处烈士陵园中有5700多名烈士,另外还有许多无名烈士没有[MeiYou]留下任何记录。

    在西藏[XiCang],英雄[YingXiong]无悔。被西藏[XiCang]人民称为好“门巴”(医生)的蒋英在临终时对女儿说:“我死后,将我的骨灰一半留在内地,一半送回西藏[XiCang]。西藏[XiCang]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留在那里。”

    为了西藏[XiCang]的繁荣发展,新时代英雄[YingXiong]给“老西藏[XiCang]精神[JingShen]”注入改革创新的新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XiCang]进入了一个[YiGe]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西藏[XiCang]各级各类干部和高原[GaoYuan]建设者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JingShen],发扬和丰富了“老西藏[XiCang]”精神[JingShen]的内涵。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是对孔繁森一生的写照,他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XiCang]工作[GongZuo]。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GongZuo]期满,西藏[XiCang]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条件最为艰苦的阿里任地委书记,孔繁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服从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GaoYuan]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对基本情况有了掌握后,他对阿里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与此同时,为了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一个[YiGe]新的台阶,他计划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斯人已逝,光辉永存。沿着孔繁森的足迹,创造高原[GaoYuan]医学奇迹的李素芝、组工干部的典型祁爱群、援藏干部的典型彭聪恩……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为西藏[XiCang]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在西藏[XiCang],一提到西藏[XiCang]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广大军民无不竖起大拇指。30多年前,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附属长海医院刚工作[GongZuo]半年,就放弃在上海工作[GongZuo]的优越条件主动申请援藏,成了西藏[XiCang]军区总医院一名年轻的军医。他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组织开展150多项医疗新技术,20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6项属国内首创、86项填补高原[GaoYuan]医学空白,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特别是他不畏艰难困苦,勇闯高原[GaoYuan]医学禁区,先后攻克了高原[GaoYuan]心脏手术和高山[GaoShan]病防治两大世界医学难题。西藏[XiCang]急性高山[GaoShan]病发病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60%,下降到现在的2%-3%,治愈率达到99%以上,驻藏部队连续10年没有[MeiYou]一名官兵因高山[GaoShan]病死亡。对此,李素芝功不可没。

    在西藏[XiCang]建设者中,援藏干部是在高原[GaoYuan]奉献者中一个[YiGe]特殊的群体。西藏[XiCang]察隅县委书记、广东第五批援藏干部彭聪恩,在援藏期间十分关心当地民生问题,他深入基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向百姓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摸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路,使当地的面貌发生很大改变。

    伟大的事业培育了伟大精神[JingShen],伟大精神[JingShen]成就着伟大事业。在创造奇迹的背后,是一个[YiGe]个人物、一个[YiGe]个集体的极大付出与牺牲,是热血的奔涌,智慧的挥洒,更是精神[JingShen]的激扬!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GaoYuan]铁路。十多万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里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周玉成,一位心脏放有5个支架的建设者。身为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的他,指挥建设的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为解决施工难题,他9次登上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这个隧道的成功施建,打破了西方专家所说的火车穿不过风火山的预言,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

    在建设新西藏[XiCang]的宏图大业中,数不清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奉献者。他们习惯了吃苦,习惯了忘我。他们奉献甚至牺牲。他们融入了那片高原[GaoYuan],他们的精神[JingShen]如同高原[GaoYuan]上的峰巅一般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