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王玉芬: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该流转起来
2011-03-08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朱立毅、雷敏)“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本就在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经费补助范围内,可当他们离开原籍时,相应的教育经费却没有随之流转。”全国人大代表、翔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玉芬提出了“好政策[ZhengCe]”落实中的尴尬。

    从事民办教育十余年,面对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求学的种种障碍,王玉芬心急如焚。她说,虽然国家在2003年就已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ZhengCe],但政策[ZhengCe]落实与实际情况还有很大距离,许多孩子面对着政策[ZhengCe]颁布多年后的“冷现实”。

    “现在紧要的不是制定政策[ZhengCe],而是落实好政策[ZhengCe],要认真检查和督促各级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好政策[ZhengCe]。”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玉芬代表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她说,在经费问题上,由于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离开原籍时,国家补助的公共教育经费没有随之流转,而流入地政府也没有将其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因此接收学校很难拿到对应的补助。

    她建议,尝试建立和完善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公共教育经费流转制度。“当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离开流出地时,其相应的教育经费可参照社保资金的方式流转,以减轻流入地财政和学校的负担。”

    此外,她还建议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接受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较多的流入地政府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多渠道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制度层面,王玉芬代表建议,针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现实,为流入地城市教育扩容,同时,还要逐步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常住地人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流入地政府要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围,突破户籍限制,试点开放城市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以后的升学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NongMinGong]子女[ZiNv]受教育的长效教育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