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穿越枪林弹雨 开辟回家路——赴利工作组返京记
2011-03-06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谭晶晶)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苏拉塔、塞卜哈……这些曾经陌生的地名因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离[CheLi]行动而为国人所关注和熟知。但鲜有人知,三支第一时间出发的联合工作组[GongZuoZu],分赴利比亚[LiBiYa]中西部、南部和东部,一直战斗在危险的最前线。

    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海、陆、空“生命线”,帮助三万多名同胞[TongBao]有序、迅速、安全地回到祖国怀抱。

    5日,中国政府赴利比亚[LiBiYa]工作组[GongZuoZu]在圆满完成撤离[CheLi]任务后,搭乘中国政府最后一批撤离[CheLi]在利人员包机,回到祖国。回忆起过去十几天在利比亚[LiBiYa]的工作经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难忘场景,有如在他们眼前重现。

    陆路:嘶鸣的炮弹在10米外炸响

    利比亚[LiBiYa]司机说,这是一条死路。车窗外,子弹在飞,拖着嘶鸣的炮弹从车顶飞过,在10米开外炸响。

    工作组[GongZuoZu]成员说,这是一条必须打通的“生命线”。战火纷飞的险路是通往利比亚[LiBiYa]与突尼斯边境的陆路撤离[CheLi]通道,一路向西,是前行的方向!

    工作组[GongZuoZu]成员身穿防弹衣,在枪林弹雨中驱车8个多小时,行程400多公里,沿途与利方检查站人员耐心沟通,请求他们提供帮助,最终成功打通了50多个关卡,为陆路撤离[CheLi]在利比亚[LiBiYa]同胞[TongBao]打开了关键的生命通道。

    “一路上,耳边不停歇的激烈交火确实让人感到害怕,更是不敢告诉家里人。但我们的时间也相当紧迫,当时有600多名同胞[TongBao]已经到达利突边境,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出境。”回忆起惊心动魄的撤离[CheLi]经过,工作组[GongZuoZu]组长费明星深深吸了口气。

    许多同胞[TongBao]的护照因申办利比亚[LiBiYa]居留证而不在身边,如何让“无照”者顺利通关——这是工作组[GongZuoZu]面临的一大考验。

    “对于护照不在身边的同胞[TongBao],驻利比亚[LiBiYa]使馆为他们开具了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版本回国证明。但利方只认阿文,我们只能再次让使馆提供阿文翻译件,并火速从的黎波里送到边境。”工作组[GongZuoZu]成员宗宇告诉记者。

    经过与利比亚[LiBiYa]海关方面的反复沟通、协调,利方为中国公民进入突尼斯开辟了专用通道,安排中国公民集体通关,从而让滞留利突边境3天3夜的600多名同胞[TongBao]顺利进入突尼斯境内。

    沿着工作组[GongZuoZu]冒着生命危险打通的这条生命通道,先后有上万名中国公民陆续从陆路撤离[CheLi]利比亚[LiBiYa]。

    海路:8级海风中护送同胞[TongBao]

    在利比亚[LiBiYa]米苏拉塔港,一面使馆准备的五星红旗在码头升起,散落在各处的中国工人自发向国旗飘扬的地方集中。当鲜艳的五星红旗映入身陷困境的同胞[TongBao]们的视野,他们欢呼雀跃,喜极而泣,顿感心中有了力量,有了依靠。

    然而,当中国政府租用好了撤离[CheLi]同胞[TongBao]的客船之后,如何让船停靠码头竟成了一个大难题。

    “码头处在交火状态,政府已经失控,我们找不到应该联系的主管部门,对码头信息无法掌握。此外,商用码头的吃水深度不够,船开不进去,只能放弃。经过多方努力,我们选择用运送铁矿石的货港来进行人员撤离[CheLi]。”工作组[GongZuoZu]成员李玥告诉记者。

    撤离[CheLi]的第一天,2000多名同胞[TongBao]聚集在码头,等待登上中国驻马耳他使馆租用的客船。此时,海上刮起七八级大风,下起暴雨。没想到的是,这艘原本载客容量为2500人的客船,只装下了1600多人,近1000人无法登船。

    工作组[GongZuoZu]立即与船长紧急交涉,请求他打开底舱,让所有中国公民登船避雨。

    “让我感动的是,纵然风再大,雨再猛,同胞[TongBao]们在国旗升起的地方迅速集中在一起,非常有序,非常配合,按指挥迅速登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李玥激动地说。

    当船只驶出米苏拉塔港时,每位脱离危险地带的同胞[TongBao]都感慨万千,对工作组[GongZuoZu]的付出充满感激。“有危险他们总是抢在最前面,为了转运我们几天几夜没睡觉,把我们吃、喝都照顾得很好。是国家的强大,保证了我们回家的路。”泰山对外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人尤方霞热泪盈眶。

    空路:穿越“人墙”和时间赛跑

    一条条撤离[CheLi]路线,是一条条生命通道。在利比亚[LiBiYa]南部城市塞卜哈,空中撤离[CheLi]行动全面展开。

    为尽快撤离[CheLi]所有同胞[TongBao],国内每天派出20架民航包机飞赴希腊克里特岛、突尼斯、马耳他和埃及接我撤离[CheLi]同胞[TongBao]。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安排机场滞留同胞[TongBao]登机,是赴塞卜哈工作组[GongZuoZu]的主要任务。3天里,共有28架民航包机抵达塞卜哈机场,有时3架航班在1小时内相继到达。

    “由于各国撤离[CheLi]人员众多,通信信号不畅,机场局势很乱,候机厅内外人山人海,为我们的同胞[TongBao]办出境和登机手续遇到很多复杂情况。”工作组[GongZuoZu]成员徐海风说。

    众多滞留人员把机场大厅门口堵得严严实实,一些国外滞留者不时与维持秩序的利方人员发生推搡。工作组[GongZuoZu]及驻利使馆工作人员与利方反复协商,请他们为中方人员进入大厅登机开辟通道。

    就这样,工作组[GongZuoZu]带领同胞[TongBao]们在机场穿越道道“人墙”,迅速为他们办理好所有出境和登机手续,最后护送他们踏上回家的航班。

    这条空中通道总共撤离[CheLi]了近6000名中国公民,以及800多名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工人。

    数个日日夜夜,惊心动魄,生死瞬间。对工作组[GongZuoZu]每位成员来说,这段工作经历既凝固在瞬间,又存放于永恒。中国成功的撤离[CheLi]行动,以及工作组[GongZuoZu]和驻外使领馆在撤离[CheLi]行动中的卓越表现,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你们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的队伍是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上得去、打得赢的队伍。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祖国和人民为你们骄傲和自豪!”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的话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