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家事连着国计——2011年全国两会关注热点前瞻
2011-03-02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宋振远、张晓晶、刘元旭)“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十一五”高分答卷的中国,通胀压力不断凸显,民生难题有待破解,经济转型面临挑战,社会管理呼唤创新。新老问题交织的背景,使今年[JinNian]两会[LiangHui]关注度高于往年。

    根据媒体两会[LiangHui]民意调查结果,公众除对医疗、教育、就业等“老难题”保持关注外,今年[JinNian]对物价[WuJia]上涨、工资增长、城市[ChengShi]治堵、搬迁补偿、社会管理等新热点表达更多关切。

    转变方式:发展“主线”期待[QiDai]细化落实

    刚刚过去的5年,中国交出“增长年均超过11%”的亮丽答卷。但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出口、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保节能水平过低……

    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即将提交全国两会[LiangHui]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公众想知道政府如何[RuHe]科学处理“好”与“快”的关系:今年[JinNian]哪些方面的改革将优先推进?如何[RuHe]进一步扩大消费?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会有什么变化?……

    稳定物价[WuJia]:“防通胀”考验调控[DiaoKong]智慧

    新华网“2011年两会[LiangHui]调查”专题中,“稳定物价[WuJia]严防通胀”被列为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调查也显示,如何[RuHe]调控[DiaoKong]物价[WuJia]是公众重大民生关切。

    在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助推下,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国内CPI节节走高,去年底达到5%的高点。

    为有效控制物价[WuJia]总水平、保持物价[WuJia]基本稳定,中央采取了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给、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规范市场秩序等一系列调控[DiaoKong]措施,力度前所罕见,效果已经显现。

    今年[JinNian]物价[WuJia]上涨会导致严重通胀吗?年内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措施稳控物价[WuJia]?怎样保证调控[DiaoKong]政策既控物价[WuJia]又不“误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人们对此充满期待[QiDai]。

    工资上涨:“劳动性收入[ShouRu]比重”期待[QiDai]加速提高

    今年[JinNian]一些地方两会[LiangHui]透露出信号: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调高居民收入[ShouRu]增幅。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已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使新一轮工资性收入[ShouRu]增长预期增强。此轮工资上涨,既有局部地区“用工荒”的助推背景,也有通胀压力的倒逼因素,更有收入[ShouRu]分配改革提速的制度安排。

    在新华网进行的“2011年两会[LiangHui]我向总理说愿望”调查中,收入[ShouRu]分配问题位居前列。“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大收入[ShouRu]分配调节力度,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RuHe]在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如何[RuHe]保证经济增长与收入[ShouRu]增长同步?如何[RuHe]进一步调节行业收入[ShouRu]差距、加速提高劳动性收入[ShouRu]比重?人们拭目以待。

    楼市调控[DiaoKong]:“保障”“问责”成为关键词

    我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后,房价过快上涨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新一轮楼市调控[DiaoKong]重拳出击,“限购、限贷”步步紧逼,房产税试点启动,住房保障建设加速,特别是首次提出“房价调控[DiaoKong]目标”,楼市调控[DiaoKong]由“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为把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

    一段时间以来,房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意最关心的是,今年[JinNian]的房价调控[DiaoKong]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政府如何[RuHe]确保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落到实处,真正在商品房市场之外建立一个平行的“保障房供应体系”。与此同时,如何[RuHe]通过财税改革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切实对控制房价和建设保障房不力的地方严格问责,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搬迁补偿:加快城镇化避免“与民争利”

    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打击暴力拆迁,依法和谐拆迁”成为今年[JinNian]两会[LiangHui]民意调查中的一大期待[QiDai]。

    为化解这一社会矛盾,今年[JinNian]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为禁止行政暴力拆迁、保障群众平等权益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新条例的落实,有待强化地方政府责任,遏制仍在蔓延的“土地财政”之风,尊重司法独立性、保障被征收人权益。同时,一些地方出现农民“被上楼”现象,也急需引起重视。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房屋、土地权益同等重要,人们期待[QiDai]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城市[ChengShi]治堵:破解“城市[ChengShi]病”需要新思维

    随着“汽车时代”到来,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ChengShi]交通拥堵引起空前关注,一些大城市[ChengShi]掀起一轮“治堵”行动,将“城市[ChengShi]病”推上风口浪尖。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防止特大城市[ChengShi]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ChengShi]病’”。但目前我国城市[ChengShi]建设依然“重治理、轻预防”,治理也大多是“限户籍、限购车”的矛盾延缓式思维。

    近年来提出“人车分离、节地畅通”新模式的著名学者董国良表示,城市[ChengShi]普遍出现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环境污染,凸显传统城市[ChengShi]建设理论落后于“汽车大众化时代”,城镇化建设需要新思维。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今后城市[ChengShi]扩容如何[RuHe]创新模式预防“城市[ChengShi]病”?在“治堵”等城市[ChengShi]管理中怎样“以人为本”、增强市民“幸福感”?人们期待[QiDai]两会[LiangHui]广纳民智。

    上学看病就业:破解“老难题”需加大力度

    两会[LiangHui]前夕,教育、医疗、就业三大难题再次引起网民关切。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就业促进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法规密集出台,使三大民生难题有所缓解,但离百姓期待[QiDai]尚有不小距离,特别是“优质、均衡、公平”的呼声仍然较高。

    新的一年,教育改革如何[RuHe]围绕百姓期盼的公平问题实现新突破?医疗改革如何[RuHe]打好“新医改”攻坚战?如何[RuHe]进一步扩大就业和破除就业歧视?这些问题无疑都是两会[LiangHui]的重要关切。

    反腐倡廉:“权力监督”期待[QiDai]新探求

    反腐败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焦点之一。2010年多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办,彰显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有关人士表示,要遏制腐败案件高发的势头,从根本上看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斩断腐败现象滋生的利益链。去年两会[LiangHui]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批评政府,公众期待[QiDai]今年[JinNian]两会[LiangHui]在“创造条件”上有进一步的措施,让群众的批评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社会管理:“新课题”期待[QiDai]新突破

    最近,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课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媒体开展的两会[LiangHui]民意调查中,一些公众表示,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社会建设滞后的局面需要改变。强调社会管理旨在立足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国情,通过制度创新化解社会矛盾,清除发展障碍,促进社会和谐。

    从今年[JinNian]地方两会[LiangHui]透露的施政目标来看,大都把“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作为主要诉求。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除了让群众更富裕外,关键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人们期待[QiDai]两会[LiangHui]代表委员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改进网络管理方式等重大议题,提出真知灼见,促进改革突破,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新春的期盼——普通百姓寄语2011年全国“两会[LiangHui]”

    元宵佳节的到来将兔年新春推向高潮,人们逐渐开始步入新一年的正常生活中,而此时,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LiangHui]也即将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近日奔赴广西、广东、四川、湖南、北京、甘肃等地,走到普通百姓当中,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买菜购物……对于今年[JinNian]的两会[LiangHui],人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期盼。>>>详细阅读

    2011年两会[LiangHui]观察:"十一五"规划民生指标全部完成

    全国两会[LiangHui]召开在即,“十一五”规划的完整答卷将呈交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8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4项预期性指标除“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外基本完成——可以说,“十一五”规划是历史上完成情况最好的五年规划之一。>>>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