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建创新平台助产业升级 中科院院地合作显成效
2011-02-25

    新华社杭州2月25日电(记者 罗争光 余靖静)以生产冬虫夏草深层发酵技术产品及其胶囊制剂为主的浙江省湖州长兴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170名员工的中小企业。从2009年起,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新药研发,截至目前已引进4个项目,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酶催化法,实现了效率高、质量好、污染小的多重目标。

    “之所以敢放手引进项目,是因为对方转让给我们的技术都经过了小试、中试,可以直接批量生产。我们此次的双方合作模式,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的研发风险由中心承担,公司只需支付前期的研发费用,然后放量生产,将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作为中心的收益,双方利益共享。”湖州长兴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伟平说。

    这只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湖州市开展“院地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2006年1月,双方联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研究中心,通过共建平台进行研发合作、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几年来,中科院湖州中心逐步建成了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生物制造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产业中心、现代农业生物中心等近20家创新载体。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建宇表示,中科院湖州中心是一个“多方配合、优势互补的创新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更多的科研人员从实验室走向了经济发展前沿,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获得了急需的技术支持,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了效益;地方政府则筑巢引凤,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并吸引了高端人才落户。

    以需求为导向搭建自主创新技术平台,是中科院湖州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在植物、昆虫、工业微生物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的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企业结合,从而让技术“走出去”;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湖州市尽管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在技术创新基础薄弱、市场竞争激烈、环保问题突出等压力下,正在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升级。两者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

    这一技术中心很快形成了一个拥有37名技术人员的团队,先后建立了分析检测、工业生物菌株构建和筛选、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中试车间等5个实验平台。如今,已建起35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6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基础以及1200平方米的标准生产厂房,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研发及小规模生产设备,具备了从试管到工厂所需的完善硬件条件。

    平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效很快凸显: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一种抗寄生虫兽药长期被国外所垄断。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与浙江海正药业集团公司联合申请了国家发改委项目,利用基因组工程改良技术,在自主构建基因工程菌株的基础上,使这种抗寄生虫兽药达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要求,并于2010年开始生产,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平台建设还开始发挥带动湖州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中科院湖州中心主任王世杰介绍,中心开发的重组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技术,实现了技术招商引资,吸引了生产该产品的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前来合作,在湖州成立了浙江中科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底即可投产。

    而在湖州当地,2010年共有47家企业与中科院的39个院所共同签订了58个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协议金额达7.64亿元,预计年新增产值14.18亿元。

    “以产业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中科院湖州中心让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成果不再‘装订成册’,而是进入平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让转型升级压力之下的地方企业如饮甘泉。”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在谈到合作共建的成功经验时说,“平台如同一座桥梁,很好地发挥了研发中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的作用。”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中科院湖州中心将继续推进成果转化和本地产业化,实施固定化D-海因酶等5个成果转化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带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