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兔年开门话消费——新华社记者走访节日国内市场
2011-02-06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 商家借节兴市、促销打折令人眼花缭乱,老百姓穿新衣、放鞭炮、逛网店、进影院,将传统过年方式与现代流行相结合——兔年新春佳节浓浓的年味中,新华社记者走访国内市场,感受到一派购销两旺的红火景象。
商家借节兴市“让销量飞” 老字号“全新发声”受青睐
春节期间,各地精心组织的购物节、年货展、美食节等促销活动,在激发百姓消费热情的同时,也让人们得到了更多实惠。
吉林省组织举办的第三届年货大集,设置展位3000多个,参展的中华老字号商品、各地土特产等达200余万件;江西省举办的“年货会”,组织近400家知名企业,300多种名优产品“零利润销售”甚至“补贴销售”;北京、上海等地在举办“年货展销会”的同时,组织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网上“年货大团购”活动,价格优惠,送货上门。
“我们原来是想试试看这种新的销售模式,没有想到网上反应这么好。”上海知名的老字号饭店“南新雅大酒店”宴会销售部经理陈杰说。这家饭店今年首次尝试“触网”销售年夜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走访北京王府井大街时记者发现,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的中华老字号,以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格外受到消费者青睐:四联美发一位难求,全聚德的年夜饭预约火爆,吴裕泰推出的“新春茶文化庙会”将茶与书法、陶艺等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微博推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农家店蓬勃兴起 “吹皱”农村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正在西安石油大学读大三的刘强,以往回延安老家过年会给父母带一些营养品,但今年却选择了“空手而归”。“我带回来的东西,爸妈说县城里都有,我去一看,真是这样,今年干脆就什么也不带了,直接在家里买。”刘强告诉记者。
随着各地商务部门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以“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为抓手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村昔日“买难”、“卖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消费的便利正悄然改变着陕北人过年的习俗。在榆林市靖边县的年货市场里,馒头、油馍等熟食摊位的生意异常火爆,而在以往,蒸馒头、炸年糕几乎是这里家家户户临近年关的“保留项目”。
甘肃舟曲规模最大的连锁超市宏源超市曾遭受泥石流灾害重创。春节前夕,宏源超市8家重建、改建店铺和1个物流配送中心重新开门纳客,为当地群众准备了丰富的年货。在舟曲的滨河农贸市场上,记者看到核桃、柿饼、花椒等供应充足,花花绿绿的糖果、各类烟花爆竹成为热销产品。
红火过年 理性消费
与往年类似,兔年新春节日需求的攀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各类年货的价格,尽管这可能对人们的消费热情有所影响,但也使得追求绿色、崇尚健康的理性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春节,福州百姓消费就刮起了一股“惜福节俭”风,“天价”年饭逐渐失去了市场,“十元美食团”正在年轻一族中蓬勃兴起。
记者4日在福州市鼓山下院的一家海鲜餐厅里看到,各色海鲜都在10元左右。餐厅老板介绍说:“十元左右的美食更符合年轻人尝新鲜的消费习惯和能力,不会铺张,更不会浪费。”
除了走亲访友、购物之外,观展、旅游等过节方式也受到了群众的普遍青睐,成为春节消费的新热点。记者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口岸看到,淅淅沥沥的小雨挡不住人们跨国旅游过节的热情。来自广东的小冯告诉记者,他从广东坐了10多小时的汽车来到东兴,就是为了去越南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气氛。
春节期间,广西科技馆的4D电影,陕西科技馆举办的防灾减灾知识展、中国古典数学益智玩具展、星空图3D展等科普展览,吸引了不少游客,特别是一大批正在放寒假的小观众,为当地百姓新春生活增添了别具风味的“科普大餐”。(参与采写的记者:王希、林晖、张艺、刘阳、陈晨、来建强、舒静、张莺、王蔚、史竞男、王橙澄)
相关链接
- 湖南长沙一商场发生火灾 52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 各部门各地区纷纷行动 掀起新一轮抗旱保苗热潮
- 我国未来十年水利投入4万亿 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
- 湘免费救治农村大病儿童1509例 费用新农合承担
- 农业部:促春管保丰收 最大限度减小旱灾影响
- 新疆2010年刑事、治安案件减少 群众安全感提升
- 人民日报时评:“微博打拐”验证民众智慧理性
- 仲祖文:用铁的纪律保证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
- 审计署审计长: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 北京迎来60年最晚初雪 终结108天无有效降水记录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要抓住要害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尊重苏丹人民意愿和选择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跻身全球国际专利申请4强
- 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内地访港游客数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