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情聚焦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减副”从基层开始更易见实效
2010-04-10

 

中组部近期发起“减副”运动,明令各地不再为省长、县长配备助理,减少省级政府副秘书长职数,取消县级政府“副秘”一职,其势头比当年的机构改革还猛。中央编办424在江苏南通召开“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试点工作现场会,积极探索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425《成都商报》)

中组部、中编办虽然于112下发了《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问题的通知》,然而,没有明言如何发落被减的“大副”、“助理”。于是,冗官多半只是换岗而已,以421成为全国第一个“减副”省份的吉林为例:6名被免政府副秘书长仍担任其他部门职务。减副不减员,衙门难瘦身,结果还是流于形式,无法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臃肿的财政供养单位、过量的财政供养人员存在,令社会不堪重负,且严重影响了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但是,迄今为止,全面的、超大规模的精简,一直效果不佳。反而是定向的乡镇机构改革,似乎在全国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

为什么全面的、超大规模的精简总是以失败告终,而定向的乡镇机构改革能取得成功呢?无非是动了真格,或者是不动真格不行。乡镇机构精简,没有下级机构好安置人员了,自然,更不可能把被精减人员安置到上级机关。适当在财政经费上卡一卡,真格就动出来了。

全面的、超大规模的精简总是失败,实际往往是上级部门带头破坏精简原则,将自己精减下来的人员全部安置到下级机构,往往还担任实权性质的领导职务。层层这样“精简”,越是上级越好“精简”、“精简”得越实惠,越是下级越没得好“精简”,到了县市这一级更没法减下去,再往下,待遇、生活质量就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了。当然,到了这一地步,上级也不会真正督促,“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自己在“精简”时做了什么心知肚明,怎么可能腆颜对下级动真格呢?所以,历次全面的、超大规模的精简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结合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果如公众所愿,精简能全面展开的话,要动真格取得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精简的同时全面封闭上级机构往下精减、往下安置的通道。与其空喊上级带头精简并“贩卖私货”,不如集中力量从基层减起,一级一级减上来,以下级机构的精简催逼上级机构精简。每一层级精简完毕,便要保持其编制的封闭状态。下级机构被精减人员要高唱“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更上级机构、乃至最高级机构被精减者同样要“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凭什么精减对上级机构工作人员就只是换个地方做官呢?然后再适当在财政经费上卡一卡,正如乡镇机构改革能取得成功一样,全面的、超大规模的精简一样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