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历史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林彪出走后的毛泽东:看似轻松实为彷徨无奈--中国国情网
2011-07-27

摘要:对于林彪的出走,看似轻松潇洒的毛泽东其实心中有着无可奈何的彷徨。亲自选定的接班人,怎会对他有所背叛?自己发动的“文革”怎么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林彪出走后的毛泽东:看似轻松实为彷徨无奈--中国国情网

林彪出走后的毛泽东:看似轻松实为彷徨无奈--中国国情网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生于楚地的毛泽东,对乡土一往情深,乡音终生不变,饭桌上又总是摆上一碟湘味辣椒,返乡祭祖,诗兴绵绵,尤爱《楚辞》,常读不辍,书架上放着《楚辞》的各种版本,南巡到了安徽,还不忘借来朱熹的《楚辞集注》一读,和随行者张治中说:“你读过《楚辞》吗?”“这是部好书,我介绍你有空看看。”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赠送他一部《楚辞集注》,此书因而名闻天下。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2月31日,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接到注释屈原《天问》和柳宗元《天对》的任务,朱永嘉他们将《天问》、《天对》排成一问一答的方式,加以注释,印了十五本上送给毛泽东(《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天问》是屈原作品中一篇奇妙之作,艰深难读;《天对》是唐代柳宗元取《天问》之言,随而对之,是我国历史上针对《天问》所问进行应答的唯一作品,也是颇不易读的奇文。毛泽东把相距千余年的隔代问答,集于一起御批令人作注,这恐怕不是阅读欣赏的需要,而应该是别有寄托的吧。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长篇巨著之一,比《离骚》少了一节,全文共九十二节,三百七十五句,凡宇宙起源、自然界雷电洪水等现象、神话传说以及王朝的兴衰,发出了一百七十二问,从史前远古一直问到作者的当代,刘勰称之为“诡异之辞”、“谲怪之谈”。其中好些问题都问得令人费解,可谓怪问,让人听了也瞠目结舌。虽然是有些怪问,但如果把屈原和他同时略相先后的邹衍、黄缭、惠施、庄周等思想家相比较,就可以知道他的挑战性的发问,乃是时代使然。

《天问》问世之后,为之第一个作注的是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王逸作注时对文本虽然作了整理,但就其排列次序而言,前后次序颠倒错乱,互相交叉,历史时间顺序杂错而置。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后人往往调整它的章节结构,清人屈夏作过不少调整,近人郭沫若作《天问今译》时,也作过一些调整,但注释都是沿着王逸之说。当年市委写作组为毛泽东作注释的本子即采用王逸的《楚辞章句》,经复旦大学顾易生、王运熙、章培恒三人注释而成。

原来《天问》可能是有序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杂乱的状况,一种解释是可能由于错简的关系,使它变成无序的了。对此,王逸有着另外的解释:“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卷,休息其下,仰见图书,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叙云尔。”

王逸的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此文的题目为什么是“天问”而不是“问天”,因为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二是《天问》是题画诗。屈原在流放途中,见到了庙堂寺宇的壁画,触动了他的情绪,唤起了他的想象力,呵壁发问,随见随问,随书壁上,没有预作布局构思,只是题画而已。那时同情他的人,把诗辑成定本,所以文义不甚有次序。注《天问》者莫古于王逸《楚辞章句》。王逸与屈原生活的时代相距四百余年,对那个时代应该还是有印象的。故“题画”之说是有可信之处的。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楚文化中的绘画,在战国时代的确有着辉煌成就,长沙楚墓中出土有竹简毛笔,有缯书,有帛画,有彩漆雕版和其他彩绘漆器。楚帛画《妇人龙凤图》最有代表性,具有神人通天的神话意味。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在楚怀王时任左徒,其地位仅次于大司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对外则“出号令”,同时又能应对诸侯的使节。楚怀王很信任他,让他成为怀王的代表来“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楚国的内政外交,都放手让屈原参与其事。因此他在《九章·惜往日》中说:“昔往日之曾信兮,受命望以昭时”,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口含天宪”的人物。楚怀王要屈原造“宪令”,有些变法的意思,草稿未成,上官大夫靳尚“欲夺之”,屈原不给,靳尚在怀王面前谗谄屈原,怀王不明是非,怒而疏远屈原。屈原由此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是屈原中年的作品,《天问》则是他晚年作品。屈原被罢黜以后,楚怀王在内外政策上一再失策,多次受秦使张仪欺骗,尽管屈原反复提醒他,但始终无效。秦昭公欲会楚怀王,屈原对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但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不但不陈述利害,反而还劝父亲去,结果楚怀王受骗上当了,他被骗到秦国,最终死在那里,这对楚国来讲是奇耻大辱。楚怀王死了以后,顷襄王立,以其弟为令尹,这人正是劝楚怀王去秦的子兰。这样,屈原就更无立足之地了,于是他再一次被流放到江南。

对屈原在《天问》发出的一百七十二问,我们虽然难以作一个详尽的介绍,但可以从中发现屈原问难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站在受苦受难者这一边提出各种责问的,这一特点大概和屈原自身不公平的遭遇有关,所以其立足点总是站在弱者或受难者一边,为他们鸣不平。从这一角度来讲,屈原敢于向权贵挑战,敢于向一切权威的思想和代表人物挑战,是了不起的,这一点也正是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如《天问》中围绕洪水问题,讲了尧与舜,以及鲧与禹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最不幸的是鲧,因为治水失败,被尧判了刑,舜登基后又把他列为四凶,流放到羽山,使鲧一时成为历史罪人。屈原一反传统看法,认为鲧治水失败的责任在于尧的决策,而舜对他的处罚缺乏事实根据,刑罚不当。屈原为鲧翻案,表面上是为鲧这桩历史陈案申诉,实际是为自己申诉。在《天问》中,屈原抱打不平,向历史挑战的事例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