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历史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我们都是神枪手:《游击队歌》的背后故事--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23

我们都是神枪手:《游击队歌》的背后故事--中国国情手册

《游击队歌》原稿

我们都是神枪手:《游击队歌》的背后故事--中国国情手册

听当年的学兵团成员唱红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的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组织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祖国各地,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日。其中一支来到了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临汾,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在一间煤仓中诞生。《游击队歌》自此风靡全国,成为抗战时期的“流行曲”,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

5月初,《游击队歌》作者贺绿汀的两个女儿贺逸秋、贺元元从上海来到临汾,与中央电视台二十集《抗战歌曲》纪录片摄制组一起追溯那个烽火年代。本报记者随同一起找寻那首“爸爸的歌”。

战场枪声催出经典旋律

5月4日,临汾一中正在举行“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而比赛的最后一曲大合唱是《游击队歌》。密集的鼓点响起,经典的唱词从清扬的旋律中飘出,“我们都是神枪手……”。

在舞台下,原作者贺绿汀老人的两位女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女儿贺逸秋告诉记者,“父亲讲过,当时这首歌是先由学兵部的学生娃娃们唱起来的。”

临汾一中的刘书记说,他们选择把《游击队歌》放在最后来演唱,就是因为这是一首在临汾创作的抗战歌曲。贺绿汀的女儿回忆,按照父亲生前的口述:1937年10月,由马彦祥、塞克、聂绀弩、崔嵬、欧阳山尊、宋之的、贺绿汀等一批著名文艺家,组成了抗日救亡第一演剧队。他们由上海出发,走一站,演一站,号召全民抗战。年底,演剧一队到达八路军总部的驻地山西临汾,和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合。在尧都区刘庄村一个小煤仓里,贺绿汀创作了《游击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