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6月23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束--
- ·九一三事件前 谁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
- ·中共编撰党史新卷不回避历史错误--中
- ·党的生日到底是哪天?破解中共一大诸
-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命令向全
-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国情
- ·外媒看中国共产党:地球上最大政治奇
- ·3月3日:人类首次横穿南极获得成功--
- ·老战士揭开历史:300战士暴走6公里欲
- ·3月30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逝
- ·7月20日:中共在延安创办中国女子大
- ·2月9日:张澜逝世--中国国情
- ·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 ·5月14日:焦裕禄病逝--中国国情
- ·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举行--中国
- ·不同时期的国家领导人体育运动珍贵照
相关链接
- ·2月8日: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
- ·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在广州英勇就
- ·2月3日:世界知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
- ·1月30日:李宗仁逝世--中国国情
- ·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
- ·5月13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
-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
- ·5月8日: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
-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国情
-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命令向全
- ·4月20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4月19日:尚小云逝世--中国国情网
- ·4月18日: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加快浦东
- ·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国
- ·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中国国情网
2011-03-28
(一)不能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可能要亡党亡国/要使中央[ZhongYang]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老同志[TongZhi]退出一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着拨乱反正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建国以来因历次运动遭受迫害的干部纷纷走上各级领导[LingDao]岗位。由于从反右运动到“文革”结束持续了20 年,原来的年轻人早已进入中年,中年人也变成了老年人。面对着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重使命,一方面,干部队伍严重老化,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因无位子,年轻干部又上不来。
邓小平[DengXiaoPing]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TongZhi]占着位子的问题[WenTi],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
中共中央[ZhongYang]顾问[GuWen]委员会是以邓小平[DengXiaoPing]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干部系统吐故纳新、新老交替而创造的一个[YiGe]过渡性的组织形式。邓小平[DengXiaoPing]提出设顾问[GuWen]最早是从军队开始的。1975 年7 月14 日,他在中央[ZhongYang]军委扩大会议上讲了在军队设顾问[GuWen]组的问题[WenTi]。他指出:“设顾问[GuWen]是一个[YiGe]新事物,是我们军队现在状况下提出的一个[YiGe]好办法。设顾问[GuWen],第一关是谁当顾问[GuWen],第二关是当了顾问[GuWen]怎么办?”“顾问[GuWen]组的组长,不参加党委,可以列席党委会,好同顾问[GuWen]组通气。其他待遇不变,但是配汽车、秘书要变一变。”“顾问[GuWen]也有权,就是建议权。顾问[GuWen]要会当,要超脱。不然,遇事都过问,同级党委吃不消。设了顾问[GuWen],究竟会有什么问题[WenTi],等搞年把子再来总结经验。”当时,邓小平[DengXiaoPing]提的顾问[GuWen]制度并未完全行得通,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却没人愿意当顾问[GuWen]。后来,由于邓小平[DengXiaoPing]再次被打倒,设顾问[GuWen]的事情便被搁置。
1977 年,邓小平[DengXiaoPing]第三次出来工作后,在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后就着手解决组织路线问题[WenTi]。一次,邓小平[DengXiaoPing]在中央[ZhongYang]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讲道:“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是一个[YiGe]新课题,也是对老同志[TongZhi]和高级干部提出的一个[YiGe]责任,就是要认真选好接班人。老干部现在大体上都是60 岁左右的人了,60 岁出头的恐怕还占多数,精力毕竟不够了,不然为什么有些同志[TongZhi]在家里办公呢?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顶8 小时呢?我们在座的同志[TongZhi]中能在办公室蹲8 小时的确实有,是不是占一半,我怀疑。我们老同志[TongZhi]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在精力这个问题[WenTi]上应该有自知之明。
就以我来说,精力就比过去差得多了,一天上午、下午安排两场活动还可以,晚上还安排就感到不行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邓小平[DengXiaoPing]接着说:“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把老同志[TongZhi]都陆续请回来了,并且大体上恢复了原来的或者相当于原来的职务。这样,我们的干部就多起来了。把老同志[TongZhi]请回来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正确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WenTi],是缺少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没有这样一批干部,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我们老同志[TongZhi]要清醒地看到,选拔接班人这件事情不能拖。否则,搞四个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邓小平[DengXiaoPing]清醒地看到顾问[GuWen]制度只是一个[YiGe]出路,要真正解决问题[WenTi]不能只靠顾问[GuWen]制度,重要的是要建立退休[TuiXiu]制度。
从1980 年起,邓小平[DengXiaoPing]即开始做退休[TuiXiu]的准备工作。8 月,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邓小平[DengXiaoPing]在《党和国家领导[LingDao]制度的改革》讲话中透露:“中央[ZhongYang]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YiGe]顾问[GuWen]委员会(名称还可以考虑),连同中央[ZhongYang]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样就可以让大批原来在中央[ZhongYang]和国务院工作的老同志[TongZhi],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指导、监督和顾问[GuWen]的作用。同时,也便于使中央[ZhongYang]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更加精干,逐步实现年轻化。”
1981 年,华国锋辞职时,党内外一致要求邓小平[DengXiaoPing]出任党中央[ZhongYang]主席,甚至连一些外国领导[LingDao]人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此种愿望。邓小平[DengXiaoPing]力排众议,推荐年轻的同志[TongZhi]主持党和国家领导[LingDao]工作。7 月2 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帷幕刚落下没几天,邓小平[DengXiaoPing]便又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到设顾问[GuWen]委员会以容纳一些老同志[TongZhi]的设想,并说:“这是为后事着想。”1982 年1 月13 日,邓小平[DengXiaoPing]在中央[ZhongYang]政治局会议上谈到要老同志[TongZhi]让路,让中青年干部上来接班的问题[WenTi]时,把它比喻为“一场革命”,并疾呼:这场“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WenTi],可能要亡党亡国。真正考虑成熟并下定决心设立顾问[GuWen]委员会是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1982年2 月18 日,邓小平[DengXiaoPing]在会见柬埔寨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时说,干部老化问题[WenTi]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9 月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新党章的第三章第22 条里明确了中顾委的组成原则和职能作用:党的中央[ZhongYang]顾问[GuWen]委员会是中央[ZhongYang]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DengXiaoPing]出任过渡形式的中央[ZhongYang]顾问[GuWen]委员会主任。会上,邓小平[DengXiaoPing]说:中央[ZhongYang]顾问[GuWen]委员会是个新东西,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实际成立的,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实现新旧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央[ZhongYang]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老同志[TongZhi]退出一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顾问[GuWen]委员会就是这样一个[YiGe]组织。
相关链接
- 2月8日: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情
- 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在广州英勇就义--中国国情网
- 2月3日:世界知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逝世--中国国情
- 1月30日:李宗仁逝世--中国国情
- 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中
- 5月13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中国国情手册
-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国国情网
- 5月8日: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
-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国情手册
-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命令向全国进军--中国国情
- 4月20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中国国情
- 4月19日:尚小云逝世--中国国情网
- 4月18日: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开发--中国国
- 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国情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