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体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目睹中国羽毛球女单之怪象:都是“一姐”惹的祸--中国国情手册
2011-07-05

  汪鑫、王适娴,这两位中国羽毛球女单最当红的球员,继上个月底的苏迪曼杯相继输球后,在接下来的两站超级赛上又是起起落落,中国女单到底怎么了?

  其实,中国女单“起伏不定”的怪现象,自2008年奥运会后即已有之,到2010年尤伯杯败阵达到高潮,如今只是延续而已。而这种怪现象的病根儿就在“一姐”上,若想废除,恐怕要等到伦敦奥运会后真正的“一姐”驾临才行。

  起伏不定

  从2008年奥运会后一直到现在,中国羽毛球女单都存在一个怪现象:起伏不定。从卢兰到王琳再到王仪涵,一个接一个女单选手在取得标记性的成功之后,状况就开端起伏不定。今年的苏迪曼杯上,中国女单当下最为仰仗的两位选手王适娴和汪鑫,先后在竞赛中遭受败仗。虽然王适娴随后以一场胜仗停止了苏杯之旅,但转过火来的新加坡超级赛,王适娴即遭丹麦名将鲍恩“践踏”,紧接着在印尼站的第二轮就告出局。而汪鑫虽然夺得了新加坡超级赛的女单冠军,但印尼站首轮出局更让人震惊。如此说来,中国羽毛球女单还有哪个让人放心?

  乱授一姐

  张宁、谢杏芳相继退役,中国女单实际上自2009年之后,就已经没有了“一姐”。今年苏杯期间,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曾就“一姐”话题发表意见:“中国女单目前没有一姐,谁能夺得伦敦奥运会冠军,谁就是一姐。”

  尽管总教练心中没有“一姐”但媒体却似乎很乐意授予“一姐”称号,从卢兰到王琳到王仪涵再到王适娴和汪鑫,都先后被媒体视作中国女单“一姐”。然而,在造成中国女单怪现象的诸多原因之中,“一姐”的捧杀作用难辞其咎。今年苏迪曼杯之前,王适娴充任女单先锋,一些媒体开端宣扬“王适娴已经逼近中国女单一姐”。然而,王适娴兵败,汪鑫接替上阵之后,“逼近一姐”的马上又变成了汪鑫。而当汪鑫输给印度天才少女内瓦尔,王适娴重新担负半决赛主力后,“逼近一姐”的竟又重回王适娴

  “逼近一姐”的帽子在女单选手头上飞来飞去,舆论如此朝秦暮楚,也难怪女单队员心浮气躁、思绪万千。

  规律难违

  对中国羽毛球女单而言,塑造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除了技战术因素外,心理和经验的造就恐怕不是一个奥运周期能够完成的事。现任女单组主教练张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位两届奥运会女单冠军,年青时也没少在大赛中遭受挫折,直至年近三十才突飞猛进。

  就目前中国女单这批队员而言,有过奥运经历的仅卢兰一人,其余选手皆是北京奥运周期后顶上来的,她们的成长之路,注定要经历挫折和失败的磨砺,这一点,无论是中国羽毛球队,还是球迷都应当有共识。更重要的是,媒体也要尊敬人才成长的规律,急于授予“一姐”,反而是拔苗助长。

  本报记者 李远飞 J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