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体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李娜火暴性格曾抹黑形象:炮轰过领导怒斥过球迷--中国国情
2011-06-05

  李娜在今晚举办的法网女单决赛中,以2∶0克服对手,夺得冠军。五星红旗首次在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升起在罗兰·加洛斯球场。李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运发动。

  李娜似乎并不具备成为最伟大的女运发动的潜质——她从事的网球运动在中国事尚属“小众运动”,她从未拿过奥运会冠军,她的火暴性情曾给她的形象抹黑,她炮轰过领导、怒斥过球迷……

  但反过来看,李娜却拥有成为中国最伟大女运发动的奇特优势——网球是全球职业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网球四大满贯赛事女单冠军的国际认可度,远远大于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标奥运会冠军。国内外舆论基本都会以为,中国选手在网球上取得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甚至亚军的含金量要比部分项目标奥运会冠军更高。李娜的火暴性情也塑造了她的鲜活个性,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凡人李娜,而不是高高在上,被刻意保护、假装和神化的李娜。

  可能正是这些原因,让李娜的一鸣惊人出乎很多人的预感,却又合情合理。这位敏捷在全球走红的中国体育界新的旗帜性人物,很难像此前中国很多著名女运发动那样,用几个正面的形容词就可以作出全面评价。在李娜身上,有太多受中国体育界主流价值体系排挤甚至反感的元素,但这些却可能是促成李娜获得胜利的症结。

  5年前的多哈亚运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对李娜的严格批驳,至今仍令记者记忆犹新。孙晋芳对作为中国队头号单打选手的李娜在女单和女团两个项目上的失常表示觉得气愤,批驳她“在国家须要的时候不能顶上”。当时,有关中国女网队员盼望“单飞”的报道已经时常见诸报端,李娜、彭帅等以单打见长的选手尤其愿望获得个性化的教练指导和赛事部署,但集体行动的中国女网国家队显然不可能供给这样的条件。李娜心中的郁气无法抒发,自然会在大赛中体现出来。

  李娜并不善于掩盖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早几年李娜在大赛中时常崩盘、大赛成就时好时坏的原因。过去,也常有媒体埋怨李娜很难接触,因为李娜一旦在竞赛中不顺或输球,赛后接收采访时很有可能把怨气撒向媒体记者。当然,现场观看过李娜竞赛的观众可能更有切身领会,如果有观众因为说话或是走动惹怒了李娜,她会毫不客气地向观众席咆哮。

  不过,小心情舒服、心态放松时,情感化的李娜则会获得额外的战斗力。通过李娜在本届法网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的表示就可以看出,当李娜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竞赛时,她的失误率之低令任何对手胆寒。她自动进攻才能强、正手和底线技术好的优势也可以完善地展示出来。

  李娜的丈夫姜山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后被破格选入国家队当教练,这在当时还引起了国家队部分教练的不满。所有人都知道,姜山进入国家队的主要任务是可以凭教练兼丈夫的身份给李娜供给技术指导并改良她的情感。从此以后,在李娜的竞赛现场,人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个人默默忍耐着李娜的“狮吼”,最为难的时候被李娜骂得被迫离场,但姜山曾说:“我可以懂得她,李娜就是这个性情,她的情感不能被压制着,让她发泄出来就好。”

  武汉人李娜的这种火辣性情,使她总有惊人之举。2002年至2004年期间,李娜曾退出国家队。国家队相干教练曾以李娜身体不好来解释她当时离队的原因,但知情人都知道,李娜因为性情原因曾与国家队有关领导的关系紧张。

  李娜并没有参加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网历史性地夺得了一枚双打金牌。但这届奥运会停止之后,李娜就在新任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的邀请下重返国家队。李娜的身体条件在国内女网选手中出类拔萃,尤其是其力气强、基本功扎实的优势使她成为中国女网单打选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女网的发展战略从主攻双打转为以双打为主、统筹单打,这也为李娜重新受到重视发明了条件。

  不过,李娜并不会因为孙晋芳的慧眼识珠而对其收敛自己的性格。2005年江苏全运会之后,以彭帅遭到短暂封杀为导火索,中国女网队员首次公开提出了“单飞”愿望。在此期间,李娜也或多或少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国家队的管理体制的不满。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女网翻开了新的一页。“单飞”政策正式实行,李娜从此获得了个性化的教练、服务团队,制定了满足个人需求的年度参赛计划。业内人士通常只是把李娜等中国队员“单飞”看做是这些运发动在竞技生涯的最后时代为个人赚得经济回报的机遇。很难想象,李娜却在这一政策下如鱼得水,迎来了竞技造诣的最后绽放。如果不是这迟来的光辉,谁能想到,在最终用来评价李娜的词语中,除去亚洲一姐、技术精彩、性格火暴、争议人物等之外,还会加上“中国最伟大的女运发动”的字样呢?本报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