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体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1961年世乒赛成里程碑 全民爱乒乓50年热度不减--中国国情
2011-04-06

  国际乒联3月底公布的一份报告说,3月下旬在中国广州举行的民众杯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两天电视转播收视高达7000万人次。有报道说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都对这个数据觉得相当吃惊,其实乒乓球在中国拥有这么多的观众缘于“国球”在国人心中的特别位置。

  50年前的那个春天,1961年4月,我国首次举行世界大赛——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勇夺三项世界冠军,乒乓球从此在全国大热。舶来的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历经50年长盛不衰,逐步演化成“国球”,半个世纪的岁月,环绕小小球台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国球在中国的影响力超出了竞技体育的领域。

  举国协力争冠军

  “国乒108将”功不可没

  1960年7月,为了备战次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国家队在原有基础上,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集训区选调运发动,包含徐寅生、李富荣、庄则栋、张燮林、邱钟惠等人在内的“国乒108将”齐聚北京大集训。在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撑下,通过“国乒108将”这个战斗集体共同的尽力,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一举夺得男单、女单和男团3项世界冠军,迈出了中国乒乓球50年长盛不衰的第一步。

  每每谈起中国乒乓球队的突起,自然会想到容国团、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邱钟惠、林慧卿等世界冠军。其实,中国队取得的冠军无论是团体还是单打都是“团体冠军”。“国乒108将”到北京集训备战世乒赛,为的是祖国的声誉,人民的愿望,多少人就义个人名利,甘当主力队员陪练。19岁从印尼回来报效祖国的李光祖,队里让他模拟匈牙利选手的打法辅助主力队员练球,他毫无牢骚。他回想说:“那时候物质条件不是很好,但是队员们一心想着为了祖国,祖国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庄则栋回想说,为了对付日本乒乓球队创造的机密兵器——弧圈球,队友胡炳权、薛伟初、余长春、廖文挺等凭借多年的打球经验,模拟日本弧圈球打法,辅助主力队员适应弧圈球。当时拉弧圈球的运发动少,须要适应弧圈球的运发动多,他们不辞劳苦,尽力坚持。陪练队友不争名、不争利,很辛劳,为的是国家声誉。庄则栋走上领奖台捧杯的时候发自肺腑地说:我是代表我们的集体领奖!

  小球推进大球

  “乒乓外交”轰动世界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当时中美关系已经有了缓和的迹象,但究竟以什么作为最好的媒介,来改良两国的关系呢?中国领导人以为世乒赛是很好的契机。

  4月4日,美国球员科恩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自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景致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记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顿时成为轰动性新闻。4月7日,毛泽东在竞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尼克松立即赞成了中方的邀请。1971年的春天,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实现了对中国的历史性拜访,中美两国的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上演,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布开来,为中美人民的来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这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小球推进大球的“乒乓外交”。人民日报在纪念乒乓外交35周年时评论说,重温“乒乓外交”,人们认识到,人民之间的友谊能够转变世界、发明历史。

  “人生能有几回搏”

  乒乓精力国人财富

  1959年4月5日,在德国多特蒙德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在男子单打决赛中击败匈牙利选手西多,获得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没有世界冠军的历史从此停止,中国人的名字刻在了象征乒乓球男子单打最高声誉的圣·勃莱德杯上。

  乒坛名宿徐寅生说,容国团带给新中国的不仅仅是首个世界冠军,最为重要的是他的那句“人生能有几回搏” ,至今都是体育界的名言,这句话鼓舞了不知多少中国运发动勇夺世界冠军,自己就是在这种精力下成为世界冠军的。

  正是在容国团精力的鼓励下,庄则栋和队友们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也要拿世界冠军!之后,庄则栋持续3届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成为世界乒坛又一位风云人物。

  一句“人生能有几回搏”,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力。这句话不仅是鼓励体育健儿的经典之语,更是无数青年人的座右铭。这种拼搏精力不断传承下去,已经超出体育界,成为国人奋斗的精力财富。

  如果问乒乓球运发动中,谁最完善地传承了容国团的拼搏精力?可以有许多候选人。第四十六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决胜盘,刘国正在日本大阪上演力挽狂澜的一幕,堪称国乒拼搏经典。面对技术实力高于自己的韩国名将金泽洙,刘国正硬是抢救7个赛点实现逆转,为男团涉险晋级决赛立下大功。第四十六届世乒赛,壮大的中国队包揽7项冠军,刘国正一战成名,风头之劲不亚于获得一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勉励孩子上阵挥拍

  球迷建议设立乒乓健身月

  记者视察发现,现在经常打乒乓健身的群体,中老年是主力军。业余乒乓球竞赛,还可以看到梁戈亮、卢启伟等前国手名将的身影,球台前却鲜见青少年选手,乒超竞赛观众也是中老年为主。中国乒乓热,热在中老年。如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中出现两极分化,要么受过专业训练,要么干脆一点儿不会,乒乓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远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记者来到北京和平里社区乒乓健身园,这里露天支起20多张木质球台,会员超过3000人,这样规模的乒乓健身场地在北京可算是首屈一指。65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说,自己十分爱好乒乓球,从小学四年级,10岁的时候就接触了乒乓球,虽然60多岁了依然每天都在打乒乓球,风雨无阻,身体好受益于打球健身。他还把8岁的外孙送到体育馆专业学习乒乓球。70岁的程先生告知记者,乒乓球桌子都是会员每年交的会费买的,健身园成立12年了,推进了国球的普及,很多刚开端不怎么会玩的现在玩得相当好,许多人体验到乒乓健身的快活。今年45岁的姜先生说,打乒乓还有一个好处,以球会友,认识很多新朋友,锤炼身体还增长生活的幸福感。

  几个老球迷七嘴八舌,聊起国球十分高兴,说到北京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到今年4月就整整50周年了,有人就建议,何不把每年4月定为全民乒乓健身月,让更多青少年爱好乒乓球运动?“国球”长盛不衰乒乓球喜好者该有个节日,这也符合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大趋势。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

  1961年4月4日至14日,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周恩来、邓小平、贺龙、李富春、陆定一、罗瑞卿、罗荣桓、沈钧儒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优秀选手进行了出色的竞赛。最终,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庄则栋、邱钟惠分离获得男、女单打世界冠军。

  这届世乒赛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行世界大赛。为了承办这一赛事,国家在经济极为艰苦的情形下,拨专款在京城东郊新建了一座可容纳1万多人的体育馆。国家体委经过层层提拔,抽调全国的乒乓高手都集中进行强化训练,到1960年底集训总人数达108人。当时,国内还处在三年艰苦时代,食品供给非常紧张,连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带头不吃肉,但对运发动们给予极大关心。赛前,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还专程去看望运发动们,亲自做思想工作,缓解大赛压力。

  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我国乒乓球队成长强大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一个转折点。一些西方报刊说:中国停止了日本称霸乒乓球坛的位置,执掌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牛耳。的确,从那时候起,我国运发动在多项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好成就,首创了国球的光辉时期。